12-26 23:19:43 浏览次数:504次 栏目: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镜面对称
开封市中山路第一小学 张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9页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
3 通过活动、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4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è激活兴趣,切入课题。
教师:上节课我们在图形王国找到了许多美丽的对称 图形,这节课继续认识对称,希望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能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看看会有什么新收获,好,让我们和明明一起找一找吧!
【教学过程说明:我利用学生对轴对称的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称现象丰富的生活来源,在数学小精灵的引领下,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兴趣盎然,迅速进入新课的探索情景。同时为学生知识的迁移主动建立连接。】
è提供素材,引导探究。
1. 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
Q用课件1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
么特别的地方?
生:这是美丽的水乡,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水上架着一座桥,水中还有两只小船。
生:我啊,发现河上有座桥,水面上也有座这样的桥,而且是
对称的。水面上的树和岸上的树一模一样,对称的,水面上这
些景物都是岸上景物的倒影。
师:这个现象你见过吗?
生:见过,下过雨后,操场上有干净的积水,从旁边跑过我低
头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2.鼓励肯定,人人参与学习。
师: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听听明明是怎么说的。
Q课件播放声音:你们说的对极了,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
镜子,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一模一样,也是对称的。我
有几张美丽的照片,你们愿意继续欣赏吗?
生:(劲头十足)愿意。
l 提出观察要求。
师: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对称现象,就轻轻的告诉同桌,并指
给他看,好吗?
l 同桌合作学习。
Q课件配音乐播放:桂林山水,雪山天池,镜子家居生活照片。
【低年级学生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我在网上搜集了具有明显镜面对称现象的景物照片,学生在游历祖国东西南北,欣赏自然美的神韵时,同时也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大量的感知和生活的交融,激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积极探究。】
Æ学生认真的观察,互相交流在景物照片中找到的对称现象。
【教学过程说明:在同桌交流中,相互启发,增加信息的捕捉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体会快乐。】
3.汇报探究结果。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它们的两边是对称的,另一半都是在水面和镜子里看到的。
师:说得好,像这样,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镜子外和镜子中的景物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对称现象。
l 联系实际。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对称现象你还能找一找吗?
1生:电脑开机等待时,从显示屏上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
2生:早起洗脸时,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
3生:过走廊时,玻璃窗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像。
……
4生:太阳下,我和影子是这样的对称现象。
师质疑:谁来判断这是不是对称现象?
生: 这不是对称现象,地面不像镜子,影子黑黑的,鼻子眼睛都看不到,和你不是一模一样的。
【教学过程说明:在感知镜面对称特点后,回到生活再发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讨论解决问题。找一找让学生明确镜面对称的特点。在应用中培养用数学的能力,创设情景,满足学生的自尊。】
è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l 用一用,动手做
师:你们太棒了!我非常佩服大家的观察能力。你们愿意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明明解决难题吗?
Q课件显示:半只蝴蝶。
画外音:这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们恢复完整呢?
Æ学生利用小镜子独立操作完成71页第4题,同座交流,汇报明确。
师:用照镜子的办法就解决了明明的问题,镜子里的世界可真奇妙呀。
l 照一照,再发现
师:课前我们照镜子,做观察,下面把你的活动和发现和小组的同学说说吧。
课前活动
自己设计一些活动,在家里照照镜子,和爸爸妈妈说一说,镜子里的你是怎样活动的。
Æ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抽出有特点的发言全班交流。
师:丽丽在照镜子时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什么问题?
生:咦,镜子里的我怎么是右手拿本左手拿笔?
Æ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中明确面对面的左右对称关系。
师:哦,原来师这样,我们也来照一照,看看是不是这样。
tag: 数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