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初中政治教案,http://www.quxue6.com
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
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由www.quxue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quxue6.com
www.quxue6.com
中,更有利于学生去感受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
第二层次:校园生活写真
本层次利用活动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校、爱集体生活的情感。
教材设计了一段总结性文字和一个活动组成。教学中建议老师们: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提高对学校和班级的热爱,用课本上的文字来概括总结。活动中的①②教师可以根据时间长短选择其一。如果选用①可以选一些学生参与过的一些活动的图片,帮助学生回忆当时的快乐时刻,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同分享。如果选择②可以分四人小组一起寻找校园生活的乐趣,分享同伴的快乐,分享快乐的源泉。教师可以提前印制好教材提供的图表,在课堂活动签发给学生,这样可以使活动目标更明确。
主题一:我爱我“家”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班级、学校这个“家”说起,带领学生发现、感受、分享“家”的感觉,从情感引入,再到情感的认识,离不开一个“情”字,所以教师在讲这一课时,一定要带着真诚的情感去启发和引导学生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提升思想的目标。
主题二:成长园地
本部分“成长的园地”主要从学习知识、培育品格、发展特长三个方面分析学校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地位。这一部分实际上是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技方面来帮助学生认识学校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采取了先总后分的形式,教材首先用了一个自然段概括性的总结出班级和学校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园地。然后从三个层次分别从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分别说明。
本部分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学校是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
这一层次教材从学校教育教学具有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以及学校特有的环境、学生间的相互促进来加以说明。
教材P5第二自然段重点阐述了学校的性质和学校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P5采用了名言:“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来进一步说明。另外,还设置了一组反映学生学习生活的图片,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在学校生活中老师和同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本页最后,设置了讨论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分析自己在学校学习和在家中学习的不同。主要目的还是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在个人的学习中发挥的作用。教学建议:层次一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相对困难些,所以,教师最好在课前对本班学生进行了解,选取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在教学中加以利用,通过分析、说明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另外在使用讨论活动时,可以预先调查学生在假期中学习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在学校学习和在家中学习的不同,从而更便于引出层次一的观点。
第二层次:学校是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
教材P6第一段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在自己良好性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采用了演绎法,先说明道理,然后又用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他的拳头为什么收回去了”这个事例所说明的意义,引导学生体验学校在培养学生个性品格方面的有利条件。本层次在教学中重点说明学校共同生活有利于学生社会化这个观点。教学中建议:教师可以用教材P6有上侧的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引入。另外,在运用教材中的事例时,可以再丰富些,也可以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在选材是一定要选择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
第三层次:学校是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本层次主要说明了学校为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教材中用了一小段文字简要说明,配有一幅图片,设计了分享活动:让学生交流在班级和学校生活中培养兴趣、特长的体会,讨论如何在班级和学校中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兴趣特长。教学建议:教师在课前应该先了解学生入校后,学校和班级都开展过哪些活动,学生参与度怎样,学生感受比较深的活动是什么,有利于学生培养兴趣和特长的活动有哪些。只有了解了这些之后,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更多的话题,才能让学生谈出更多地感受,最终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
四、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安排“共同的责任”是由于经过一个学期之后,同学之间基本熟悉,新的班集体已经初步形成,学生的生活圈在逐步扩展,在对学习环境适应之后,关注的中心由个人转向了班级和学校。但是在现实中,有一部分青少年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不愿与人合作,缺乏对集体的关心,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本单元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对学生集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活动照片或录像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学校活动相关的照片或事例
2、课前印制教材P4的《我的快乐》活动表格,每人一份 。
3、调查和了解学生入校后学校或班级都组织开展过哪些活动。
4、电影《花季雨季》
六、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 大家之“家”
导入新课:
方案一:语言导入(亲切、温暖)
例如:同学们,转眼间20多天的寒假过去了,却感觉好像与大家分别了很久,虽然假期很短暂,但是在假期中还真是十分的想念同学们呢!看到穿校服的学生,就会想到同学们在家过得愉快吗?看来一个学期的相处,让我们已经建立起了真挚的师生之情、朋友之情。见到同学们,有一种见到亲人的亲切之感,就像回家的感觉。这种语言导入法一般是老师们在第一节课最常用的方式,这样引入课题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
方案二:图片导入
提前拍摄一组寒假后第一天学生报到的照片,反映学生见到老师和同学后激动、兴奋的场面,以《回家了》为主题,设置成一组幻灯片,配上温馨的音乐,在上课之初先播放给学生看。看完之后,请学生谈感受的过程中,引入课题。
方案三:歌曲导入
用室内电视剧《我爱我家》的主题曲导入,欣赏完歌曲后,教师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导入:生活中家给了我们无限的温暖和快乐,学校生活中同样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快乐,欢迎同学们回到久违的“家”。直接引入课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