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6:40 浏览次数:209次 栏目:初二政治教案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为此,安排大量的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根据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采用小组讨论活动,把全班分为九大组,确定发言代表,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收到较好效果。
此外,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已形成常规;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读书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导入新课: 以复习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并概述本课书第一节的主要内容, 理解我国的劳动者就业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他们所处的地位是主人翁的地位。而主人翁地位又是通过现实的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体现出来的。引出第二节的内容──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让学生阅读回答问题,营造自主学习的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板书课题。
第二步、简介背景:了解我国的劳动法是1994年7月5日颁布的,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是一部全面规定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保障各行各业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长期缺乏基本法的落后状态从此结束,并开始逐步走向完整的劳动法体系的新局面。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那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步、简单分析劳动者基本权利的含义和内容:主要以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我则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进行总结归纳,积极板书
第四步、重点及解决办法:这一课的重点在于劳动者的两个重要义务--提高职业技能,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这是本课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所以这里我都是设计问题或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的方法来教学,让学生回答我归纳总结。
⑴关于提高职业技能,要把握以下内容:
第一,提高劳动者职业的重要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是劳动者整体素质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并影响着劳动生产率,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甚至生产力水平。
第二,要有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的紧迫感。在我国国,由于教育和培养条件的不充分,劳动者的素质总体较低,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从劳动者个人角度来说,由于本人能力和素质差,不能从事相应职业,不仅影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影响了自身生存与发展。
因此,我们每一个劳动者或未来的劳动者,都应意识到在我国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受教育水平和技术素质,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做必要的知识储备。
⑵关于遵守职业道德,,要把握以下内容:
第一,什么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第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指出:职业道德要求做到“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是所有行业都应遵守的公共的职业道德准则。
第三,要明确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①提倡遵守职业道德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就会对所从事的本职工作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
②遵守职业道德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发展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但与此同时,市场调节的负面影响也反映到职业道德上来,比如商业中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现象经常发生,机关部门“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干部队伍中一些人以权谋私、腐败堕落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这些问题势必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难点及解决办法: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导读课文, 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才是统一的。
分析这个问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⑴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把握。一定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分配都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也是国家的主人,获得了主人翁地位。劳动者主人翁地位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的,是通过实现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体现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其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前提。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才获得了主人翁地位,才使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得到真正的统一。
⑵从两种制度的比较加以说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作为劳动者只能是被雇佣的对象,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劳动者所处的被雇佣、被剥削的地位决定了劳动者不可能有真正的权利,特别是与劳动者义务相一致的权利。这种权利与义务的不一致集中体现在资本家能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而工人只能得到相当于劳动力价值一部分的工资。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才实现了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