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888次 栏目:高三政治教案
(八)常见题型的解题要领――从设问角度上看:
纵观近几年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其设问大致可分为八种类型,下面将具体作重点分析:
一、如何体现类题型
[题型特点]
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解答这类问题的要求,简单说就是“两边对照”,把所给材料和限定知识相对照,找出二者在题目中的汇合点有哪几处,然后依此分层说明,在具体表述时,一般先阐述知识依据再结合题目演绎分析。逻辑条理,“有话好好说”是得分的关键。
如:2000年第36题第(1)问: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20xx年第39题第(1)问:20xx年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降雨体现的哲学道理。
20xx年第38题第(3)问:“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20xx年第39题第(6)问:在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中,强调“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的方针。试说明这一方针的哲学根据。
[解题技巧]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疏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例1: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经过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达成协议,为中国加入该组织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在谈判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这一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
请回答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15分
一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我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点。
二联系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
联系所给材料: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句是“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在谈判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双赢’结局”。
联系所学知识:教材中阐述的我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共有6个方面,即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以及我国对外政策包括五个基本点。
三疏理、作答:经过比较、对照,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符合了题意,自然也就成了答案的要点。
参考答案:(1)我国的对外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观点)。中国与美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达成协议,正是为了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材料)。
(2)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观点)。在中美长达13年的谈判中,中国政府在关系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材料)。
(3)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原则(观点)。中国与美国在中国加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的是双赢协议,因而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对外政策原则(材料)。
例2:(20xx年北京卷)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四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在人航天的第一步。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10分)
答案:①前四次无人飞船试验是“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前提与基础。②“神舟”五号是在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③从“神舟”五号到空间实验室、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点评):答案从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与材料结合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表述简洁逻辑,规范而不刻板,可谓经典之作。
二、反映类题型
[题型特点]
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
tag: 答题 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