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2017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2017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612  栏目:高二历史教案

标签:高二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④唐时广州成为最重要的外贸港口;元朝时泉州被誉为当时第一大港。
6、知道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P10
①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
③部门:一些民营手工业部门(如纺织);
④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雇佣关系)(手工工场)。
⑤明清时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P18
7、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P17-18
(1)“重农抑商”政策
①含义:重视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②影响: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起了很大作用。明清的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2)“海禁”政策
①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②原因:因东南沿海倭患猖獗,危及到明朝统治,明太祖实行“海禁”;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厉行海禁,实行“闭关锁国”。
③影响:“海禁”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P42
1、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1)产生时间、地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①(方举赞)上海的发昌机器厂;②(陈启沅)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③(朱其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3、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P44
(1)特征: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2)原因: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44-46
4、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1)特征:短暂的春天。
(2)时间:一战期间(1914-1918)。
(3)繁荣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主要原因)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4)主要行业:轻工业,以面粉和纺织业发展最快。著名实业家:张謇。
(5)短暂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5、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6、了解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状况
(1)抗日战争时期:
①特征: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②原因:在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造成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2)解放战争时期
①特征:陷入绝境。
②原因: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得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排挤国货;官僚资本也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府还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最终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P50-52
1、了解“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①1953年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其主要任务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到1957年大部超额完成,成果显著: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理解三大改造
(1)概况:从1953年起,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①国家鼓励农民和手工业者组织起来,通过参加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②采用公私合营方式,将私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2)意义: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识P51图)
3、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1956年的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八大指出:①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即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②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在1958年总路线的影响下,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
②“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指标。
A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公有化程度高、集中管理、大锅饭。
④结果:这两个运动违背了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造成1959—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识P52图)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P54-55
5、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1978年)
①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还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6、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A①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的束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和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2017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二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