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612次 栏目:高二历史教案
历史(Ⅱ)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P4-5
①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后来有了松土工具(耒耜)。
②商周时出现了青铜农具。
③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④西汉时期,出现耦犁(赵过)、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识P5图)
⑤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⑥隋唐时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标志:安装了犁评的曲辕犁出现)。
2、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P6
(1)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时代)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2)特点:①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评价:(积极性)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局限性)①生产力水平低下,经营规模很小;②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徭役沉重,十分脆弱,容易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3、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丝织业P9、10-11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养蚕织绸的国家。
②商时已有了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③从西汉开始,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美誉。
④唐代丝织品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⑤宋代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⑥明清时期进入鼎盛时期。明朝时有新的丝织工具(花楼机)。细密精致的“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苏州、杭州、南京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设织造局)。民营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业P8
(冶铜技术)①商周时,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如商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冶铁技术)①西周晚期已有铁器。②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出现。③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④南北朝的灌钢法。⑤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
(3)制瓷业P8、P11
①中国是世界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④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越窑的秘色瓷;开始大量输出国外。
⑤宋代制瓷技艺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并出现五大名窑。
⑥明清时景德镇成为瓷都(青花瓷),明烧制五彩瓷,清发明珐琅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往海外。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P13-14
4、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
(1)宋代以前,“市”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时间,设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管理。(如汉代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唐长安城有东西二市)。“市”与“坊”(住宅区)严格分开。(识P13图)
(2)宋代以后,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原先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出现了草市、夜市,出现了商业繁荣的市镇;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识P14图)
5、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
①古代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隋唐时随丝绸之路开通、大运河开凿、经济重心南移等,也催生了许多城市的兴起,以至出现“扬一益二”(扬州、益州)。
③宋代的出现了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明清的苏州、杭州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2017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tag: 高二历史 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