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2017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2017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612  栏目:高二历史教案

标签:高二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三、经济体制改革P55-56
7、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背景: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
②过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78年,安徽、四川首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③内容: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注意:不是所有制的变革)
④意义:a.农民有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c.也促进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8、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内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①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②在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58-61
9、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①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又将海南省划为经济特区(最大)。深圳是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②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和其他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以引进外资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
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江苏的连云港、南通)。1985年以后,国家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识P59图)
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0年,中国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目的是以浦东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的开放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P56
10、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此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P64-65
1、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
①鸦片战争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五花八门。男穿中山装、女穿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女子也流行欧洲风格的裙子。
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①废止缠足: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当时广大农村缠足陋习还存在)。
②婚姻自由: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民国时,大城市婚丧仪式开始简约文明。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P68-71
3、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①火车: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形成是在辛亥革命前夕。
②汽车:20世纪初,汽车首先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成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
③蒸汽轮船:鸦片战争后,外国垄断了中国的航运业。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对江海运输业的垄断。
④飞机: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4、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①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
②无线电报: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中国最早的无线电台。(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供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③电话:1875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部电话。20世纪初(1900年),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市内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P72-75
5、知道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刊。比较著名的就是《中国丛报》、《万国公报》。<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上海《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识P72图)
②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大多反映社会思潮。如维新运动中的《中外纪闻》《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1915年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
6、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①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识P62、73图)
②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1931年),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③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荣誉的影片。
④1958年北京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7、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方便人们获取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①报纸是实效性很强的新闻媒介,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信议政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②影视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逐渐普及,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2017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二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