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2017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2017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612  栏目:高二历史教案

标签:高二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3、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
(1)导火线: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卖国政策激起巴黎人民反抗。
(2)成立过程:1871年3月18日政府军偷袭蒙马特尔高地的国民自卫军,人民起义,革命爆发;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A(3)措施:①政权建设方面:民选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旧法庭,代之以自己的司法机构;民选公职人员,人民有权监督或罢免;对公职人员限薪。②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8小时工作制等。
A(4)结果:革命失败(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程度)。
(5)意义:①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③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88-91
4、了解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首都彼得格勒起义推翻了封建的沙皇专制统治,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革命后出现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实权。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七月流血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占冬宫<识P90图>,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史称“十月革命”)
5、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A(1)建立过程:在攻占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①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②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③选举产生了以列宁为首的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意义:①性质: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对世界格局: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③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④对社会主义运动: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辟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⑤对俄国:也为把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了解二战后“冷战”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在于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①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③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2)直接因素在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阻碍。
2、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的建立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成立分别是美国对苏联“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具体体现。
(1)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为了帮助欧洲恢复经济,扶持并控制西欧,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实质是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组分。
(3)北约建立:为了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1949年美、加、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约。这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识P119图)
3、了解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和华约的建立
(1)经互会:为了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1949年,苏联与5个东欧国家在莫斯科建立了“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
(2)华约的建立:为应对美国扩张和威胁,苏联反击,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约。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4、了解德国、朝鲜的分裂
(1)德国分裂: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冷战”开始后,德国首先成为“冷战”的焦点,1949年在美苏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分裂。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5、理解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Ⅰ-P122-123、127-128 /Ⅱ-P107
(1)经济一体化——欧洲共同体形成
①背景: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②过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6国、《巴黎条约》、法德矛盾化解);1958年六国根据《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称为“欧洲共同体”(共6国,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
(2)政治一体化——欧共体的发展
①背景:(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②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其间经历三次扩大)
(3)经济政治一体化――欧洲联盟的成立
①背景: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为欧洲统一提供了历史机遇;美国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级世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2017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二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