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387次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www.quxue6.com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 责 中央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 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由皇帝决定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军机处
(1)军机处设立的最初原因:西北用兵
(2)军机处的职能前后发生的变化:
由一个暂设的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是皇帝发号施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3)军机处的组成人员
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4)军机处的办事特点
简、速、密
(5)军机处的影响
军机处是皇帝的工作班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4.科举制的作用及局限
(1)评价
实质:科举制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
①积极作用:
A.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
B.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C.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D.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E.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②消极作用:
A.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B.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C.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D.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E.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
5.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消极影响:
对政治——导致政治腐败
①使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②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③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
对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对思想——压制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总括:极大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农业经济发展,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5、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
6、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②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③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影响:①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出现暴政;②官吏惟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③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盛行;④造成个人自然权利的流失,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妨碍社会进步等。
7、古代选官制度
(1)(两汉)察举制
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后期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世家地主因此而发展起来。
(2)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3)(隋唐)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4)(北宋)科举制的发展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5)(明朝)八股取士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真题再现】
1.(20xx年山东文综)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的知识点是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唐朝中央官制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隶属于尚书省。三省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09年上海历史)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tag: 高考历史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