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复习,
A.提刑按察使司 B.承宣布政使司 C.都指挥使司 D.土司衙门
答案 B
(06杭州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我国,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一直以来,都处于步履维艰的境地。据此回答12—13题。
12.17~19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一些新旧冲突变动的征兆,这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这里所说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不包括
( )
A.出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如机工
B.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如机户
C.手工作坊开始出现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关系形成
答案 C
1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夜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明清鼎革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D.自然经济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答案 D
14.(06江苏四市教学质量检测)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新特点主要是 ( )
A.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
C.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D.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答案 D
15.(06杭州市高三年级期末考试)明清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承古萌新”,“萌新”指的是出现资本主义文明的曙光。下列对“萌新”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
①明清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③市民阶层的形成、开明士大夫的出现 ④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西方传教士东来,形成西学东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C
16.(06大庆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我国古代有利于农业商品化的税收政策是 ( )
A.相地而衰征 B.按田亩交纳地税 C.按资产交纳户税 D.赋役征银
答案 D
17.(06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乾隆帝谕旨:“伊等如此携眷,远道辛苦,……殊为可悯,理应妥善安抚办理。”该谕旨是针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而言的 ( )
A.改土归流 B.五世达赖来京朝贺 C.台湾郑氏降清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答案 D
18.(06济南市高三统一考试)“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在发展进步之中。……也是通过同世界多国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而进步的。”可以证明这一论断的明朝史实是 ( )
①伊斯兰教、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 ②欧洲传教士带来西方科技著作 ③郑和下西洋与各国友好贸易 ④玉米、烟草等传入我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9.(07连云港高三调研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时候,韩、赵、魏三国的垦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中原地区的荒地大大减少。秦国从孝公商鞅变法以来也很重视垦荒。到秦昭王晚年更用分给田宅、免除徭役等办法招徕三晋(韩、赵、魏)之民到秦开荒,使秦国的荒地迅速得到开垦。 ——《中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虽南包象浦,西括邛山,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
——(南朝梁)沈约《宋书》
材料三
(明代)棉花图 收贩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业的什么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具体
表现。
(3)从材料三中你能得到农业发展的哪些信息?结合史实,归纳这些经济信息对其他经济部门的主要影响。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哪些趋势?
答案 (1)特征:大力垦荒以扩大耕地面积。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各国政府的鼓励性措施。
(2)变化: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表现:耕地面积增多,耕作技术进步,单位产量提高,以丝织为主的纺织业生产技术高,产量大;建康与扬州成为造纸中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