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复习,
C.出现了具有特色的商贸城市 D.著名的商业城市集中在运河沿岸
答案 A
8.(07昆明高三教学检测)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同时在明朝后期出现 ( )
A.是由于统治者大兴文字狱,文人改而从事自然科学研究
B.是当时生产力水平提高、封建经济高峰到来的体现
C.是由于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制度,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
D.表明在理学、心学统治之下,早期民主启蒙思潮也在潜滋暗长
答案 B
9.(07佛山模拟)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就他们所处的时代而言,都是 ( )
A.有利于国家统一 B.历史的进步所需 C.阻碍历史的进步 D.有利于封建统治
答案 B
10.(07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下列清政府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设置台湾府 ④签订《尼布楚条约》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 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答案 C
11.(06东城高三教学目标检测)明朝选拔官吏沿袭了科举制,其主要特点是 ( )
①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②废除明经诸科,设明法科 ③答卷的文体为“八股文” ④允许发挥个人见解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12.(06南京第二次质检)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的共同点是 ( )
①少数民族首领创设 ②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③士兵的衣食均由国家供给 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13.(06中山市高三统一检测)明朝后期,“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反映出 (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答案 D
14.(06江苏四市教学情况调查)我国神圣领土台湾在三国时称为夷洲,在隋唐、元朝、明朝前期时依次称为 ( )
A.流求、小琉球、琉球 B. 琉球、流求、小琉球
C. 琉球、小琉球、流求 D. 流求、琉球、小琉球
答案 D
15.(06广州普通高中综合测试)清朝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指 ( )
A.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治 B.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清朝版图
C.少数民族事务归属理藩院掌管 D.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直接统治
答案 D
16.(06山东部分重点中学统考)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传统科技的晚霞”与“近代科学的晨光”。“晚霞”与“晨光”深刻地反映了中西方 ( )
A.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 B.明清儒学与西方理性的区别
C.实践经验与科学探索的不同 D.教育制度及其功能的不同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7.(07黄冈高三质量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给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理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锻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学思之窗》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材料二 (按:以下是18世纪末,江苏无锡人钱泳在《履园丛话》卷一中记载的清中叶江南地区社会状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