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复习,
材料四 (清前期)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转输。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所州、江宁(南京)、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
——刘献廷《广阳杂记》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摘选出最能说明商品经济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两段原文,指出当时社会占主体的是什么经济?
(2) 把材料四同材料一、二相比,说说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情况。
(3)综合以上各条材料,分析说明这个历史时期商品经济的特点。
答案 (1)“俱以桑蚕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耕鱼之外,男女并工。”占主体的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
(2)清朝前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有“天下四聚”的中心城市,规模远过于明朝。
(3)有更多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尤其在江南地区,中心城市增多,规模更大,出现了说合交易的“牙行”;明朝有对外交流。
20xx年联考题
一、选择题
1.(08皖南八校)丞相是辅佐皇帝的重要人物,但是相权膨胀往往危及皇帝的地位。我国古代存在相权与皇权之争的历史阶段大约是 ( )
A.从西周初期到清朝后期 B.从秦朝初期到明朝初期
C.从秦朝初期到清朝后期 D.从汉朝初期到明朝初期
答案 B
2.(08山东临沂3月)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 D
3.(08石家庄教学质量检测)明清时期,百姓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是由于 ( )
①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②棉花种植普及、棉织业兴盛 ③江南丘陵地区广泛种植茶叶 ④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丝织业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答案 D
4.(08吉林实验中学)明朝中后期,中国外交出现的新情况是 ( )
①郑和七次下西洋 ②实施严格海禁政策 ③倭寇侵扰沿海地区 ④西方传教士带来科学技术 ⑤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答案 D
5.(08北京东城区高三教学测试)乾隆二十五年,为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向中国商人发放海外渡航证明书,
并规定由特许“公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的一切事务。清政府采取上述措施主要是为了 ( )
A.保护中国商人的经济安全 B.扩大海外贸易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答案 C
6.(08唐山高三质量检测)右图中的山西王家大院,被专家称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
A.影响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破坏生态环境 D.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
答案 A
7.(08北京东城区高三教学测试)明清时期商业繁荣,大量农产品投放市场,农
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强。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