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阿房宫赋》教案

《六国论》《阿房宫赋》教案

12-26 23:15:34   浏览次数:633  栏目: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高一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六国论》《阿房宫赋》教案,

2、内容分析: 

(1)两段议论分别侧重哪一方面?两段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2)两段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写法不同? 

(3)第3段是怎样紧承上两段的?句法和表现手法有何异同? 

明确:(1)第3段侧重于揭示秦皇的荒淫、奢靡和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导致农民起义,阿房宫毁灭;第4段侧重揭示秦与六国自取灭亡的教训,讽劝“后人”要引为鉴戒。后一段是对前一段的拓展、推论。(2)第3段的表现手法是夹叙夹议,重点仍在铺叙,但以议论为框架、脉络;第4段则纯为演绎、推断。两段之间,前一段是后一段的铺垫,不采用铺陈的方法淋漓尽致揭露就缺乏力量;后一段,道理已明,再写就成赘疣,话说得越精要,越能引人思索、慨叹。(3)第3段用“嗟乎”紧承上两段的铺叙,转入对秦亡教训的议论,并领起后文一叹再叹的笔调。这一段,同前两段一样,也运用了骈文的四言句法,采用了铺陈、夸张,排比的手法,但散文的笔法更多,散文的气脉更足,“文赋”的特点更为鲜明。 

3、指导通读全文,归纳、拓展。 

  

四、总结 

提问: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与《过秦论》各篇立论的独创性表现在哪里? 

点拨: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阿房宫营建的极尽豪华,宫内生活的荒淫奢靡,对人民残酷压榨的铺陈描绘,揭示秦皇的自取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两篇的共同特点是,都以秦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为而发,规劝当朝要引为鉴戒。各篇立论的独创性是:①贾谊论秦亡,在历史上首次揭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攻取天下,当然需用暴力,但如果守住天下也全凭暴力,把人民当敌人对待,那就使自己处于人民的汪洋大海中的“独矢”境地,那覆亡是指日可待的。这议论非常精到深刻,以后历代的兴亡,都证明了贾谊的卓识远见。②《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但议论的成分就占了一半,可以说是用赋体的形式来写论文,这写法本身就具独创性;其次,它的独创性还表现在作者是选择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这种立论方式更是独具特色的。 

  

【模拟试题】 

《六国论》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洎(jí)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  

B. 弊在赂(lù)秦           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  

C. 暴(bào)霜露          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yì)  

D. 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             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  

  

2. 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六国论》《阿房宫赋》教案》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quxue6.com网]www.quxue6.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六国论》《阿房宫赋》教案
《《六国论》《阿房宫赋》教案》相关文章

tag: 阿房宫赋   高一语文教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