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中文动词趣谈

中文动词趣谈

12-26 23:15:34   浏览次数:252  栏目: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高一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中文动词趣谈,

中文动词趣谈

  不论哪种语言文字,在完整的句子里,必须有主语和谓语。而谓语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

  汉语中的动词是含义丰富,变化多端的最活跃、最能反映驾驭中文能力和水平的词类。

  在汉语中类似的动作,用不同的动词,反映动作的细微差别,也避免了用词的单调。例如:穿衣,戴帽,搽胭脂,抹粉,描眉,涂口红。在英文里这些动词差不多都可以用“wear”一个词。相比之下,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

  复杂的“打”字,除了表示敲击的动作,如打球、打鼓、打靶等,其它许多动作和行为都可以用“打“这个字。例如打电话,打秋千,打算盘,打瞌睡,打游击,打交道,打官司,打主意,打哈欠,打扑克,打酒,打油,打鱼,打猎、打井,打字,打坐,打劫,打更,打岔,打烊、打扮、打量……等等;这里许多不同的动作同用一个“打”字,也反映出动词使用的复杂性。

  简单的一个“吃”字,似乎不能准确地表现具体吃什么食物的动作。在北京话里,吃瓜籽被说成嗑瓜籽;吃花生说成剥花生;吃核桃往往说砸核桃;这一“嗑”、一“剥”、一砸“,生动形象准确地表现了吃不同的食物的不同的动作。

  戏曲讲究“唱念作打”;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厨师拿手的“煎炒烹炸”,动词在这儿集中起来名词化使用,表现了各个职业的特色。

  打官司,跑供销,处对象,闹离婚;形象地告诉人们,官司一定要“打”;供销一定要“跑”;对象要“处”;而离婚要“闹”!

  类似的还有:逛公园;压马路;扭秧歌;吼秦腔;批八字;贴春联;耍狮子;走亲戚;拍马屁;泡茶馆;侃大山;吹牛皮,签合同……

  比较时尚的:打的;编程;跳槽;泡妞;淘书;炒股……

  仔细地品位上面列举的每个动词,都那么独到、贴切、传神!

  再说点高雅的。

  古体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韵律、平仄、对仗及句子字数的规定,不仅使诗词有了意境美,而且在声调起伏上有规律的朗朗上口。流传千百年的经典诗句,可以说是字字珠玑。而诗句中的动词往往都是诗人几经推敲的画龙点睛之字,一个字带活了一个句子,甚至带活了全诗,被称为“诗眼”。

  唐代的贾岛,被称为苦吟派诗人,就是他作诗不是一挥而就,而是苦心推敲。“推敲”这个词就是贾岛到长安郊外游玩时,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其中有

  “鸟宿池边树 , 僧推月下门。”一句,

  对于句中的“推”,又想用“敲”,左右拿不定主意。后来碰到了同样爱好作诗的韩愈,韩愈考虑良久,说“还是‘敲’好。”虽然后来对这句诗到底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莫衷于是,却留下了“推敲”一词,专门用于对用词的斟酌。

  宋代的王安石,在写出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的诗句的时候,对“绿”字先后换了七八个字,什么“吹”、“到”、“来”“过”……几经斟酌,最后选用了“绿”字,这个用颜色作为动词的“绿”字传神地表现了江南春色,被视为“诗眼”,千年来称颂为用词的典范。

  毛泽东在《念奴娇》(昆仑)里写道: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留中国”。

  诗人充满想象地要把昆仑“裁为三截“,对这三截的处理,分别是“遗”,“赠”和“留”,这三个动词显示了革命领袖的宏伟情怀和浪漫主义精神。

  汉语里有“咬文嚼字”一词。如果对汉语的词字仔细地咬嚼,就会越咬嚼越品味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汉字的无穷韵味。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汉语受到外来语、网络语等的冲击,出现许多不规范汉语。每一个有民族自尊的炎黄子孙,都应该珍爱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汉语文化,有责任有义务捍卫民族语言的纯洁。象保卫黄河那样保卫我们的汉语。 (作者:梁域卉)

>>《中文动词趣谈》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quxue6.com网]www.quxue6.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中文动词趣谈
《中文动词趣谈》相关文章

tag: 中文动词   高一语文教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