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数学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12-26 23:27:05   浏览次数:543  栏目: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quxue6.com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还学习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希望同学们课下认真复习,理解掌握本节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随堂练习

  1.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12÷□=□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   ___________

  第1题.要让学生看清题目的要求,实际动手分一分.提示:第(1)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小棒,并让学生把除法算式写全,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分法是否正确.指名说说除法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

  2.(1)8÷4=2  10÷2=5

  把8平均分成□份,  把□平均分成□份,

  每份是□.  每份是□.

  (2)读下面的算式,用▲摆一摆,再填得数. 

  8÷2=□10÷5=□15÷3=□

  第(1)题.教师让学生竖着看,根据题意独立填空.填完后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读一下.最后,教师让学生把文字叙述部分盖住,只看8÷4=2,10÷2=5,就能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2)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完成8÷2=□.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再想应该拿出几个△,然后动手分一分,在除法算式上填出得数.10÷5=□,15÷3=△这两题让学生独立做,都做完后要让学生再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除法含义这一数学难点,教学时在知识点上,通过抓住“同样多”→“平均分”→除法含义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逐步加深。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与教师示范演示相结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这样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建立表象——抽象思维,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探究活动

分花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两种分法的操作过程.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2朵纸花

  活动过程

  1.教师贴出12朵花.

  2.把全班学生分成3大组,要求第一组选派学生分花(无论用哪一种分法),第二组选派学生根据分的结果列出算式,第三组选派学生口答算式表示的意义.

  3.更换出题、列式和说意义的学生,参赛的学生不能重复出现.

  4.每做对一次得10分,做错一次扣10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分最多.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由www.quxue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quxue6.com

上一页  [1] [2]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