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7:05 浏览次数:865次 栏目: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6页例2~例4,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倍”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0根小棒,20个圆。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日图,请学生观察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呢。
师:噢!原来是在给小白兔过生日呢!小动物们为小白兔准备了好些生日礼物呢!你们想知道吗?走,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橘子图。)
师:瞧!这是什么?谁能看出这是几个几,并列出算式?(指名回答。)
师:(出示苹果图)看!还有一些红通通的苹果呢!你能说出它是几个几,并列出算式。(指名回答。)
师:你们可真棒!小白兔看到你们这么能干,可开心了,高兴地说:“我们一起来做个摆图形的游戏吧!”你们愿意参加吗?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受
1教学例2
(1)出示一个正方形,教师请学生先说一说摆一个这样正方形需要用几根小棒,是几个4根。
数学二年级培训资料教学设计JIAOXUE SHEJI(2)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棒摆正方形,想摆几个就摆几个,但要注意摆出的正方形之间要留一定的距离。
(3)学生汇报交流。你摆了几个正方形?用了几个4根?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① 摆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
② 摆2个正方形用8根小棒,是2个4;
③ 摆3个正方形用12根小棒,是3个4。
(4)老师引导:摆2个正方形用8根小棒,是2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2倍;摆3个正方形用了几个4根?还可以说是4的几倍?还有的同学摆了4个正方形,他用了几个4根?就是4的几倍?如果摆5个正方形,用的是几个4根?还可以怎么说?
(5)根据自己摆的图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也可以说给同桌听一听。
2摆圆片练习
刚才大家一齐动手摆得都很好,现在我们一起再用圆来摆一摆。(师生一起摆。)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谁能看出我们第二行摆了几个3?我们可以说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3教学例3
(1)多媒体出示例3图。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摆几个●?
(2)讨论、交流。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说明我们摆的时候要以谁为标准?
(3)根据第一行摆的个数,你还知道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要摆几个几?(小组讨论)请你试着动手摆摆看!(指名到展台上摆)你是怎么摆的?(指名回答)第二行应该摆几个圆?
(4)小结: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就是以第一行为标准,在第二行摆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要摆4个2,所以第二行要摆8个●。
4完成第76页“做一做”内容。
重点要学生理解“第二行
摆的是第一行的5倍”是什么意思。给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拍手游戏
刚才在教学活动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好,在这里老师用掌声表示祝贺。
(1)老师拍2下,学生拍手的下数是老师的2倍。
(2)老师拍2下,学生拍手的下数是老师的3倍。
(3)老师拍4下,学生拍手的下数是老师的3倍。
6通过摆圆,小棒,你学会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利用“倍”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提示:解决问题
7教学例4
(1)多媒体出示例4图。请学生观察这幅图画的情境。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这句话你怎样理解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议一议。)
(2)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意。
从图上我们看出:有的同学在扫地,还有的在擦桌椅。(出示图)
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扫地的人数。(出示线段①)
从图上我们能看出擦桌椅的人数吗?擦桌椅的和谁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如果用一条线段来表示擦桌椅的人数,你认为画多长合适?(小组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出示线段②)
(3)列式解答。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扫地的有7人,擦桌椅的人数有2个7人,要求的是擦桌椅的有多少,怎么列式?
7×2=14(人)也就是2个7,还可以列成2×7=14(人)
(4)师小结: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题意画出了线段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要求擦桌椅的人数,实际上也就是求2个7是多少,所以用乘法来计算。
三、指导看书
今天学习的内容在课本第76~77页的例2~例4,请你把书中的内容看一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老师。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77页“做一做”。
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瞧!可爱的小兔子也到游乐园来玩了(电脑出示做一做的题)。它们有的玩转椅,有的跳蹦床,玩得可真开心。
思考: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打算怎样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试做后,再进行交流。)
2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自己看书填一填,指名说答案。
3完成练习十七第6题。请学生看着图叙述成一道完整的题目?(指名回答。)
4练习十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激趣导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小动物们为小白兔过生日”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平等的氛围里积极、主动地思维,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而且很自然地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
2探究新知
在探究新知时,分了两个层次,首先是通过例2、例3的学习,建立起“倍”的概念,形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结构。其次是利用已经构建的思维模式解决例4的实际问题。在学习例2、例3时,设计了多层次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索,在亲身的感受中明白道理。
tag: 数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