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干知识与易错点,
29、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
(注意:不一定是不同的)
30、人的认识必须符合终极真理。
(注意:不存在终极真理)
31、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注意:不一定)
32、实践决定于认识。
(注意:决定不等于决定于)
33、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注意:改造客观世界)
3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注意:实践是唯一标准)
35、错误认识不是www.quxue6.com于实践,正确认识才www.quxue6.com于实践
(注意:不论认识正确与否,都www.quxue6.com于实践)
36、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注意:根本动力)
37、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注意: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38、实践是认识的重要www.quxue6.com
(注意:唯一www.quxue6.com)
39、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注意:实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活动.不能把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割裂开来.)
40、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注意: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
41、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注意: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42、客观世界是真理的标准.
(注意: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3、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注意: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44、"三个有利于"标准否认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注意:"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把人们实践的结果作为标准,就是把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活实践作为标准,它是真理标准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考点呈现】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
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4.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5.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的社会作用
【易错点】
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注意: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注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注意: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
4、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注意:还包括其发展的全过程)
5、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注意:不一定)
6、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注意: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7、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注意:这两对关系不能完全等同,因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是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即两对关系都强调整体性原则,都是相互依赖等方面,而系统中讲的层次性原则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没有.)
8、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注意: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9、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注意:判断新事物的标准三个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否具有远大前途.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10、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注意:判断新事物的标准如上,用现状标准来判断是错的)
11、科学算命是科学与传统算命相结合而产生的新事物.
(注意:判断新事物的标准如上,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来判断新旧事物是错的)
12、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帆风顺的.
(注意:错,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13、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注意: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向上的质变)
14、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注意: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15、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注意: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
(注意:总趋势是前进的)
17、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注意: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18、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注意: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19、矛盾可以调和,不可以缓和
(注意:矛盾可以缓和,不可以调和)
20、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注意:不能将两点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
21、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指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注意: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22、矛盾就是斗争
(注意:说法片面,简言之,矛盾是对立统一.)
23、矛盾越少越好.
(注意: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就事物的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
24、矛盾具有普遍性,因此是永远不以解决的.
(注意:矛盾并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只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就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
25、矛盾就是事物内部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注意:矛盾也包括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
26、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注意: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不能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27、普遍和个别互为存在的前提
(注意:个别是普遍存在的前提)
28、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注意: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9、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2017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干知识与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