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2017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干知识与易错点

2017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干知识与易错点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760  栏目:高三政治教案

标签:高三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干知识与易错点,
(注意:二者不能划等号,因为在特殊的情况下,却要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解决好主要矛盾.)
30、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注意: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还要注意次要矛盾)
31、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注意:有影响)
32、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
(注意: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33、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注意:片面理解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34、事事有矛盾,就是指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注意: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当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35、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
(注意: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事物包含矛盾多少,矛盾如何推动该事物的发展,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因此,并非矛盾越多越好.)
36、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注意:是辩证否定或称"扬弃")
37、扬弃就是抛弃.
(注意:错误,不符合辩证否定的原理,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3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的事物发展.
(注意: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9、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没有必然联系
(注意: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点呈现】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价值的实现方式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易错点】
1、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注意:历史唯物主义才是)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割的,社会存在依赖于社会意识
(注意:社会存在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注意:具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
4、社会存在的变化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进行的
(注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5、社会存在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
(注意: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6、我国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注意:这是我国的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7、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同.
(注意:错,社会基本矛盾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都是通过实践加以解决.但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同,解决的具体方式也不同,在阶级社会里,矛盾是对抗性的,通过阶级斗争去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通过改革来实现.)
8、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
(注意: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9,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注意:颠倒了二者关系)
10、改造客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
(注意: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1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注意: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12、所谓价值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
(注意: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13、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注意:价值观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二.哲学原理与社会热点的结合

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这一原理主要用于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事例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批驳各种歪理学说、各种有神论。  

 
3.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分析说明刻舟求剑;仁者心动;自古及今,法无不改,事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  
 
4.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分析说明“稳如泰山”;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分析说明人类改造自然受到惩罚(神舟系列飞船顺利升空并顺利返回、“非典”和“禽流感”的肆虐、抗击“非典”及抗击“禽流感”取得伟大胜利)、可持续发展问题、求真务实。劈柴不照纹,累死砍柴人;审时度势;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建设;奥运健儿的顽强拼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揠苗助长

 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党和国家各种政策的制定都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制定的;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求真务实。(根据当地…作…;分析实际) 

 7.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各种民族精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吃一堑,长一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受益、满招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具有一定特征的原理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践观点。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分析说明学以致用;事实胜于雄辩;说了不算,做出来看;不打不相识;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书到用时方恨少;失败是成功之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钓久知鱼性,樵多识树木;吃一堑,长一智;神农尝百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2017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干知识与易错点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政治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