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秋水》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秋水》教学设计

12-26 23:27:05   浏览次数:924  栏目: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高一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六单元 《秋水》教学设计,
节选:《庄子》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掌握五个成语: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夜郎自大

 3、明白一个道理:人贵有自知之明。

 教学重点:寓言所包含的人生道理及五个成语的理解、运用。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此文在学生读完五遍的基础上进行。)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教师说出“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两个成语,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并分别讲述成语的内容、哲理。不能作答时,可以借助必要的工具书。教师适时强调和更正。

 资料准备:

 ①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②东施效颦——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2、让学生说出两个词语的出处。教师板书:《庄子》

 3、教师总结:真正的大师皆善于用喻,生动的譬喻能深入浅出的说明道理。

 二、进入本课的学习,教师板书课题:《秋水》。

 1、教师引导学生简述庄子的基本情况,并对照注解了解《庄子》。

 资料备用: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第六单元 《秋水》教学设计》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quxue6.com网]www.quxue6.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2、由《庄子》引出“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个概念,引导学生结合两个单元的课文作者及出处理解记忆。

 3、抽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读音和断句情况。如有问题,教师跟学生一起纠正。

 关键句:

 ①于是焉河始旋其面目

 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③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学生齐读课文,加强整体感知。

 5、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集体答疑。

 ①答疑时,要适时强调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如“焉”、“而”、“旋”、“少”、“轻”、“殆”等文言词语及“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等文言句式。

 ②归纳强调一个成语:

 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第二课时

 一、听读课文两遍,把握语感,再从整体感知文意,加深印象。同时进一步发现字、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

 二、学生继续提出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答疑。同时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第四个成语:

[1] [2]  下一页

,第六单元 《秋水》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