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包身工》教学设计

《包身工》教学设计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577  栏目: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高一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包身工》教学设计,

     (摔、踢、泼三个词表现了打杂的“凶”。)

     小结:这一段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得很好。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芦柴棒”的“跳”使这个场面描写达到了高潮,寒风的冷,“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相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悲惨,短短的一段文字使人发指。这一段“点”的描写与“面”的描写相配合,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⑷ 选材要有典型性的材料,21~23段是“点”的描写,写“小福子”受惩罚,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讨论:

     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小福子受到哪些人的惩罚?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

     小结: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话很能体现出她们悲惨的处境。文章对小福子受罚的叙述与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点。她只因为整好了烂纱没有装起这一点小事就遭打,“拿摩温”打她,东洋婆罚她头顶皮带盘心子,向着墙壁站立,罚了两个小时,赶不出一天的活,带工老板又打她。此外还会被饿饭、吊起、关黑房子等惩罚。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具体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课文的内容充分,典型突出的点上的材料使课文内容深刻鲜明。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课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全班朗读26~33段,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 分析26段,并回答:

    ① 这一段是写什么的?(是写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

    ② 这一段共有三句话,各从什么角度去表达这一段的中心?

      (第一句从面上作概括的叙述,第二句是作形象的描写,第三句举典型人物作点上的描写。)

    ③ 第一句开头有六个短语,表述了丰富的内容,试指出每一个短语所指的内容:

      “两粥一饭”指:(恶劣的饮食)

      “十二小时工作”指:(长时间的劳动)

      “劳动强化”指:(沉重的工作)

      “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指:(超经济剥削)

      “猪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条件恶劣)

      “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指:(受压迫的惨重)
    
    ④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什么表达作用?

      (排比:加强了语势,增强了感情色彩。反复: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使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到包身工命运的悲惨。)

   ⑵ 提问:27、28段,29、30段各主要写什么?

     (写老板娘剥削包身工的狠心。)

   ⑶ 提问:主要写什么?

     (以“芦柴棒”为例,具体地揭露包身工受剥削的深。)

    ⑷ 小结:26~30段是课文第四部分的一个层次,作者作者从总体(面),从个体(点),又从反面写老板的狠作反衬,揭示包身工命运的悲惨。


第二课时

一、 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是如何形成的?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 

  6~8段 由包工头“招工”的实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由“芒柴棒”等人的实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发展的三个原因。

  24~25 以大量确凿的数据阐明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实况。

  19~23 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胁和三大罚规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明确:文章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反映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使读者对包身工的悲惨遭遇产生触目惊心的形象认识。中间穿插的对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趋势等的说明、议论,又能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获得理性认识。
 

二、这种“吃人”的制度还会存在吗 

  学习文章的最后三段(31~33)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确:

    31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鸣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包身工》教学设计》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quxue6.com网]www.quxue6.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32段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样惨无人道的待遇。

    33段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主义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一句中也用了“饲养”一词,其作用与表达的感情有没有不同?

    明确:用“饲养”一词是运用了比拟(拟物)的的修辞方法,这词在两句中作用和表达感情是不同的。在前一句中,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表现了作者愤怒的心情;在后一句中是描写农民的贫困,无力抚养儿女,只能像饲养牲畜那样对待他们,表现了作者同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包身工》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