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第五册 第一单元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创新设计

第五册 第一单元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创新设计

12-26 23:27:05   浏览次数:469  栏目:高三语文教案

标签:高三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五册 第一单元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创新设计,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提到“无路可走”这个词,你想到的是什么?──困境?走投无路?坐以待毙?鱼死网破?……

让学生对照“练习一”阅读课文,从整体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主题。

能否将课文标题中“我们”一词去掉?为什么?

(一)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有没有告诉“我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该怎么办?如果没有,课文标题是否恰当,是否应当改成“庄子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那么课文是否有偏题之嫌?

2.如果课文告诉了“我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该怎么办,那么答案在哪儿?可否从文中找出来,或者概括出来?

(二)互动辨析并明确──

1.如果有学生认为,课文着重写的是庄子的无路可走,例如他拒绝楚王的礼遇和重聘,就可能面临生活的极端窘迫,但他宁愿做“拖着尾巴自由自在地在泥里爬行”的乌龟,而不愿做“死后留下骨头受人尊敬”的乌龟,以此来表现庄子自由的秉性、清洁的精神。从而认为课文标题可以改为“庄子在无路可走的时候”。这种看法应当予以适当肯定和表扬,因为课文大部分文字篇幅确实是表现庄子及其清洁精神的。

2.但上面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探究得还不够深入,而由此认为课文“偏题”是不妥当的。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一步探究:课文的立足点是“我们”──从头至尾,始终没有离开过“我们”;写庄子的故事是用来证明“清洁精神”的可贵,告诉“我们”生命和心灵自由比世俗权势媒聘更有价值;启示“我们”,即使在“世界黑暗到了极致”的时候,也不能放弃“最温柔的心灵”。从而紧扣文章标题,揭示课文主旨──

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们应当看看庄子,学学庄子,用犀利的目光洞穿一切黑暗和罪恶,用温柔的心灵关爱众生;即使在最无可奈何的时候,也要做一棵“看守心灵的月亮”的大树。

①鲍鹏山《父亲与我》,《语文学习》2005年第9期;②张玉良主编《白话庄子》,三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③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2001年12月第2版;④华南师大中文论坛(http://wxy.scnu.edu.cn)。

左养正,男,1968年11月出生,中文本科,中学一级教师,1992年起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安庆市模范教师,多次获得市、县级教学成果奖;有多篇论文和文学作品在报刊发表。

>>《第五册 第一单元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创新设计》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quxue6.com网]www.quxue6.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上一页  [1] [2] 

,第五册 第一单元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创新设计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