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quxue6.com
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5、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7: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 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三第3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2000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由于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尝试活动,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发现,在尝试中成功。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注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吨的认识”这节课的目的在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的质量使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同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与关键是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猜体重”激发好胜心,复习旧知,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与能力,利用主题画创设问题情境。围绕“能否同时过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迫切想知道1吨有多重。利用学生熟悉的体重,通过背一背、算一算让学生体验、感悟1吨的重量,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力求展现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简介
钱守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他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有特色,教研成果丰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稳中求活,活中求实,实中求新,和谐自然"的教学风格。近年来,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精彩的示范课和报告深受老师们欢迎,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有水平没架子的特级教师”。出版个人专著《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为其录制了个人教学专辑。
上一页 [1] [2]
,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吨的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