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7:05 浏览次数:490次 栏目: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41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悟周长的含义。知道用测量的方法来计算周长。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操作能力。
3、让学生积极参入到各种操作活动中,并用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能力。
4、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知道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操作活动中感悟周长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图形、树叶、细绳、直尺、卷尺、水彩笔、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么?这个故事的结尾谁来给大家讲讲。今天乌龟和兔子决定再赛一次,你看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课件:乌龟和兔子在环形跑道上比赛的情境,最后兔子跑了一周到达终点,而乌龟只跑了小半圈。)
师:谁获胜了?为什么兔子赢了?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回答时课件再演示)兔子和乌龟在相同的时间跑了多少?
[揭示课题]兔子沿着操场跑了一周,那么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跑道的周长,乌龟跑的长度能说是这个跑道的周长么?今天我们探索的就是周长。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平面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
师:谁知道周长是什么意思?
生: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生:周长就是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从周长的名字中想到的。周就是"四周"的意思,"长"就是"长度"。"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体会周长的含义。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吗?(逐一出示)
师:老师贴出图形,你们说出图形的名称。说一说你喜欢的这些图形的周长在哪里?你喜欢哪一种图形上台指出你喜欢的图形的周长。
(2) 出示实物:
师:看我们的数学的封面的周长在那里?不要说:摸摸看!
依次出示钟面、三角板、纸盒、这些实物有周长吗?有谁能指出来?。
(3)师: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周长,想一想,找一找我们身边的事物的周长在哪里?听要求,找到以后,摸一摸,然后再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摸的是哪个面的周长。现在可以开始找了!
汇报:那位同学想来进行进行活动汇报?说说你刚才摸的是哪个面的周长,怎么摸的?
2.出示:
师:这个图形有周长么?为什么?这个图形怎样才能有周长?围住以后它就有周长了,看来呀,一个图形的边长总和就是它的周长。能用一个词表示么?大家说得都对,我们在数学中用的术语叫做封闭。
师:谁能说说封闭什么意思?
师:看来封闭图形才有周长。那么,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
师小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课件演示)
三、研究测量办法,深化周长概念
(一)师:刚才的研究,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意思。假如要知道你所喜欢图形的周长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办法来吗?想一想,好像不容易?(独立思考。)
请你四人一小组合作,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研究测量办法,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四人小组内进行研究,再相互交流想到的办法与遇到的困难。
(二)进行汇报交流。要注意倾听,听一听他汇报的办法和你一样么?你会学到更多的测量方法,你会变得更聪明。
(1)师:研究三角形的请举手,谁来讲讲你的测量办法?(先怎么样;再怎么样。然后怎么样?)
生1:我用直尺量出三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生边说边演示)
师:行吗?
(2). 生2:我也用直尺先量出长度的,再加起来。
师:量了几次?为什么?
生:量了五次,因为它是五边形。
(3). 生1:用尺子量每条边,再加起来就好了。
生2:用尺子量一个角的两边长度之和,再乘5就好了。
师:你是怎么想得到的?
生2:因为五个角都一样,边一样长。
师:可以的,还有没有量一次的?
生3:用尺子量一条边,再乘10就好了。
师:看来量的时候动动脑筋,还可以有简便方法,很好。
(4) 师:你们想出办法来了么?
生1:我用线先绕,
然后再量。
师:为什么不用直尺?
生1:量不出来。
师请该生上来示范用线的方法,绕完后,用直尺量出长度。
师:这个办法行吗?
生:行。
师:还有不同的办法么?假如只有一把直尺,能不能量出来?
生2:能,那你上来量量看!我在圆上做一记号,再把圆在尺子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师:(示范)是不是这个意思?看来圆的测量方法很巧妙。
(5) 生1:在尺子上滚一滚。
师:(示范)行吗?
生:不行。
师:有向里的凹面就不能滚,那怎么办?
生2:用绳子先围,再量量吧!
师:(略作示范)行吗?
生:行。
(6)师:你们会选择什么办法呢?为什么?在尺子上滚不滚。
生1.用线绕,再量线长。
师:为什么不选直尺量呢?
生1:不直,而且有凹进去。
师:刚才大家对一些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我们认为钟面(圆形)、树叶和月牙形的比较特殊,要用绳子才能量出周长。其余的都可以用直尺量出周长。
4.小结
归纳:直线可以直接用尺量;曲线可以用线(绳子)先围一围,再量线的长度或者直接用卷尺量;特殊的可以用"滚"的方法等等。
三、生活中的周长
师:刚才我们一起交流了怎样来计算图形周长,那我们的身上,身体哪个部分的周长经常用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个有关李老师腰围的实际问题。
一天,李老师在商场里选中的一条裤子,
出示:裤腰的半周长36厘米,李老师的腰围是70厘米,这条裤子适合李老师吗?
四、判断是非
1.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 2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 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课件演示)
五、拓展
讨论汇报,两个同学。(课件)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tag: 教学 数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