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离开张三、李四等个性单独存在。因此,正确的结论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即特殊性(个性)包含普遍性。再如物质(普遍性)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具体物质形态(特殊性)之中;联系(普遍性)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具体现实联系(特殊性)之中;运动(普遍性)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具体运动(特殊性)之中。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就是说,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结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漫画:漫画中的先生以“香蕉、苹果”与“水果”概念的区别为由拒绝吃“苹果、香蕉”,因为医生让吃“水果”。从而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此漫画引
导学生加深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理解。
◇课堂练习: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这种联结表现在( ) ;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④二者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该题是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的角度考查学生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识记能力。该题应选C项。②观点错误,④不是从两;者相互联结的角度说明两者的关系,而是从两者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的角度而言的,不符合题干要求。
2.“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C.否认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夸大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答案:A
解析: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白马既有矛盾的特殊;性也有马的共性(普遍性),这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白马非马”论者割裂了二者的统一。
3.下列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B.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
C.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
D.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凝固不变的
答案:D
解析:此题是一道逆向选择题,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A、B、c项是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正确理解,D项是错误的表述,因为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二者区分是相对的,不是凝固不变的。因此答案选D。
◇课堂探究:(1)想一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什么范围是普遍性的矛盾,在什么范围是特殊性的矛盾,为什么?
(2)你能否找出实际生活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的例子?
◇探究提示:(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所共有的东西,对于资本主义来说,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资本主义的这种矛盾,是阶级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东西,对于一般阶级社会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来说,这是矛盾的特殊性。
(2)①实际生活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的实例很多,可让学生列举,如动物概念,动物相对生物来说是矛盾的特殊性,动物相对鸡、狗、牛、羊等
来说则是矛盾的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这表现为两种情况:首先,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也一样。如相对于张三、李四来说,人是普遍性,而人相对于动物界来说,人又成为特殊性。其次,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阶段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也一样。如阶级斗争,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是矛盾的特殊性,而对于阶级社会来说,则是矛盾的普遍性。可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课堂练习: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这表明( )
A、矛盾是客观的,是固定不变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转化观点的理解,因为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故C是正确选项,A项表述有误,B、D项不符合题意。
(2)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
因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因此,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