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quxue6.com
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例二:两根木棒能够组成一双筷子,一双筷子可以搛菜,但任何一跟木棒都不具筷子的功能。
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干各部分功能之和,选择最优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在这两个难点中,前者涉及系统论中"结构和功能"的问题,后者牵涉到"优选法"的理论问题。这些理论知识学生又没有学习,理解起来有难度。
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这只是说明了整体和部分功能中的一种情形,不能把它随意扩大范围,认为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这是错误的。只有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才会大于各部与功能之和。这里分析时,可举一些具体事例,如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
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在选择方案时,要求人们从整体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实现最优目标。人们常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选择最佳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说明。
第三种情形是,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1:古代有人在河边看到一张捕鱼的网,捕到的鱼都是鱼头钻到网丝眼中,于是它回家用一截截短绳结成许多个互不关联的像网眼一样大小的小绳圈,投入河中,结果一条鱼也没有捕到。
提问: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鱼,而一张大网则能捕到?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因为它不懂得捕鱼的网虽然是一个个网眼组成,但是网中的网眼是相互制约的连接在一起的,因而使网的功能上具备了单个网眼所不具备的功能。这说明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师:构成整体的部分单独存在时,只具备自身的功能。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这是整体与部分功能不同的第一种情形。那第二种情形又如何?(学生看书)
拿破仑回忆录:2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3个法国士兵,100个法国士兵与100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士兵大多能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而1000个法国士兵则可战胜1500个马木留克兵。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变化呢?(法国士兵纪律严明,能够相互配合作战,充分发挥整体的功能,所以法国士兵由败到赢。说明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教师追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是整体和部分功能不同的第二种情形。那组织纪律涣散的,配合松懈的1500个马木留克兵为什么会败给法国士兵?这又说明 什么?
生: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
到发挥而使力量削弱,甚至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师:刚才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这就是整体和部分功能不同的第三种情形。
到这儿,我们一起学习了整体和部分功能不同的三种情形。有那位同学能够就我们刚学的三种情形分别再举一些事例来说明?
学生回答: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闹钟会报时,而分针不会。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我班学生的球技一般,但配合默契常胜其他球技较高的班级。中国足球队能够冲出亚洲,与主教练米卢精心安排最佳队员阵容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一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教师归纳:很好,整体不仅在功能上与部分不同,而且在地位上也是不同的,整体处于统率和决定的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因此,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整体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但,他的这句话是否是符合一切情况的永恒真理呢?
“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有水喝”。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2)联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 体 与 部 分
区别 ⑴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区别。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部分就是部分。
⑵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
①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联系 ⑴二者互相依赖,各以对方存在为前提;
⑵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优劣变化与影响整体。
⑶二者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作为一对古老的范畴称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作为现代系统论的新概念,又叫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系统论的知识。可参考《科学技术史讲义》等。)
因为这两对关系具有共性方面,即两对关系都是强调整体性原则,都是互相依赖等,所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因为两对关系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等同起来。
系统和要素的含义:系统是指诸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指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例如,原于就是一个系统,电子和原子核则是构成这一系统的要素。
我们已经学习了整体和部分关系、系统和要素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是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理论基础,正确把握这一原理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学习整体和部分关系、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l)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所以在一切活动中,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出发,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学生阅读书上事例,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和漫画。
(教师也可介绍一些实例,如淮河污染、塔里木河断流、私屠乱宰等,这些实例都说明了地方保护主义给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危害。)
昔日医者,自谋能治驼曰:“如弓者,如是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知矣。”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上,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跞者,驼者随直,也复随死。其子鸣欲情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教师提问:这位医生犯了什么错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