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15:10:54 浏览次数:460次 栏目:餐饮管理
想来也是,客人也许肚子饿了,刚来餐厅就餐,最急于解决的问题,就是要立即填饱肚子。这种情况下过多的解释,客人会更觉得你烦。所以服务员立即到厨房告诉传菜部主管,请他催一下厨房,先上这桌的菜。很快,客人的菜炒好了,立即将菜端上,以为这下可以送口气了。谁知问题又出现了,只见客人只看菜却不动餐具,而且满脸不悦。“我们点的不是这个菜”,客人答道。这下服务员可急了,不知如何向他们解释,便立刻把主管找来。服务员站在主管身旁,由于言语问题,主管只知道客人在向他抱怨、发牢骚,而不知他们具体说什么,服务员也只好充当临时翻译。主管听了之后,态度诚恳地说:“真的很抱歉,这是我们的失误,假如我是你们的话,也会生气,我马上去把菜给您换了,怎么样?”客人已经气得满脸通红了:“算了,我们的肚子可不能再等了。”“那好吧,为表示歉意我们免费送您一份什锦果盘,您看如何?”主管说。客人这时没做任何表示,只是吃他的饭。等客人就餐完毕,买了单后,主管送他们出餐厅门口,说了一句“多谢两位光临,请慢走。”
[ 案例评析 ]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
( 1 )就餐服务过程中要能随机应变。 1 )酒店服务过程中造成客人长时间等菜的主要原因是:客人开单后,没能及时巡台,不知客人所点菜的上菜情况,因此没能及时去后台联系、催菜而造成上菜慢。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开单时就要对加工时间较长的菜品做一说明;开单后,要不断巡台、观察并掌握各桌客人点菜、菜肴上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若有的桌位菜品上的慢,应及时与后台联系、及时催菜。若客人很多,厨房压菜而造成某桌上的菜速度慢时,可以采取各桌穿插上菜的办法,使没桌菜都不空台。这样可避免有的桌菜肴一股脑全上,有的桌却干等菜这种不均衡的现象发生。 2 )客人就餐时,所点的菜肴上得太慢,肯定会着急、生气,此时若光向客人道歉,使用致歉语:“对不起”、“很抱歉”、“请稍等”,等等,已不起多大的作用,当务之急不是道歉,而是想办法把菜催来,仅仅是一个劲的道歉,而客人的菜就是上不了桌,就会激怒客人,发生纠纷或投诉。
( 2 )要学好英语。导致此次出错的主要原因是主管不懂英语,只靠对照中英文菜牌来点菜,难免会出差错。作为一名酒店管理者,若单凭工作经验而不会用英语与人交流,是不行的,特别是在高档星级酒店,学好英语就好象多了一支拐杖,能在日常工作当中助我们一臂之力。
( 3 )虚心听取客人的批评。通常在处理客人批评意见时,都应该彬彬有礼,认真聆听,让客人把话说完,除非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决不打断客人的话。而把客人讲的话记录下来,是一个可取的办法,案例中主管做的比较好的一点是,他能从客人的处境角度去看问题,并能对他们表示理解。
8 、加点蒜蓉蚝汁吧
这天在花源酒店餐厅靠窗临街的一张桌子前坐着几位香港客人,那位戴眼镜的穿斜纹条西服的中年人,一看便知道是今天做东的主人。值台小姐在客人点完菜后便手托蚝油、姜汁、蒜蓉、醋等调味品到几位香港客人面前。“ 江 先生,加点蒜蓉吧?”她那自信的口吻丝毫不象询问,也不象建议,而象早有所知似的。“好啊!” 江 先生也没有一点惊奇的样子,似乎这应在情理之中。
但是在座的其他几位客人都不明白,他们入厅之后没向谁报过姓名,这位小姐何以知道主人的姓氏呢?更令人琢磨不透的是她 连江 先生爱蘸蒜蓉蚝油汁的癖好都知道,岂不成了神机妙算?一位朋友转过头问 江 先生,是否经常来花源酒店吃饭, 江 先生答道:“不常来,大概才两次吧!不过在花源酒店餐厅消费哪怕一次,小姐都能记住你的习惯和爱好,就象家里人一样。我第二次和朋友来这儿吃午餐,小姐已经为我送蒜蓉蚝油汁了”, 江 先生不无自豪的一席话,逗得大家都乐了。饭还未开始,欢快的气氛却早已是浓浓的了。
[ 案例评析 ]
曾获得美国国家技术与标准学会颁发的全没最高、最有权威的国家质量奖——梅尔考姆·贝尔特里奇质量奖的里兹·卡尔顿酒店公司,有一套举世闻名的“黄金标准”,其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所有员工都必须知道酒店员工把客人各种特殊需求都记录在一本“客人专用手册”上。花源酒店的可贵即在于大胆而又迅速地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服务。
本例中花源酒店员工连香港客人 江 先生爱蘸蒜蓉蚝油汁的癖好都知道,很多酒店员工对客人的一些因个人爱好需特别添加调味料的要求都会婉言拒绝,因为这样做一怕违反规范,二怕增添麻烦。花源酒店坚持质量第一,突破规范框框,要求服务员尽量多记一些客人的姓名和爱好,这是个性服务在餐饮方面的体现。搞个性服务必然会超常规,也必然会增加工作难度,但反过来也必然会给酒店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光靠常规服务这一手是绝对不够用的。
9 、道歉水果
一天中午 , 明星电脑公司的刘厂长在明华国际酒店的雅间餐厅宴请 6 位客人 . 值台服务员是实习生小黄 , 我们热情的接待了客人 . 刘厂长了解到该雅间的最低消费标准是 1500 元之后 , 依然大方的说:“没问题 , 我们就按最低消费标准点菜吧。”小黄送上菜谱,客人开始点菜。点完菜后,刘厂长问小黄:“我们已点菜的总额是多少?”小黄忙用计算器核算一番,然后告诉客人:“先生您所点菜的总额是 1034 元,离最低消费标准还差 466 元。”客人爽朗的说:“那就请你在推荐一些菜式吧。”于是,小黄就提议:“再要一只龙虾吧,那就差不多了。”客人说:“好吧,就要一只龙虾。”
客人就餐完毕,小黄去收银台取帐单,收银员一算共计 1750 元。小黄大吃了一惊,怎么会多了 250 元。于是只好对收银员说:“好像不对啊,请你再核对一次吧。“收银员又逐笔再算,告诉小黄说:“没错,是 1750 元。”原来,核算的标准是最低消费再加 15 %的服务费。小黄拿着帐单,心里扑扑的跳。真是一时粗心,带来后患无穷,多出的 250 元差价,客人会怎么个看法?也许会认为自己用欺诈的手段让人家花钱,觉得这实在象是“宰”客,很可能拒付?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无论如何,都是自己误导客人多点菜,再加上忘记把服务费合进计算,才造成客人超过预算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就该自己负责任。小黄做好打算,准备由自己垫付差价了。当她把帐单递给刘厂长的时候,坦然的说:“真对不起,由于自己一时粗心大意,多了 250 元,折实我该负的责任。所以,请您就按最低消费标准付钱,余下的差价部分,就由我来付吧。”刘厂长接过帐单看了看,说:“ 1750 元就 1750 元吧,没问题,这钱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付。不过,下次算账的时候就要细心一点拉!”说罢,马上拿出一叠人民币来,交给小黄去买单。小黄连声道歉:“谢谢,让刘厂长您多花钱了。”小黄十分感激客人的宽宏大量,她自己掏钱在酒店要了一个小水果篮,在客人临走的时候送给了刘厂长,再次表示道歉。刘厂长风趣的说:“就算是道歉水果吧。”
说真的,小黄确实是打心里感谢客人那么通情达理。再说,刘厂长毕竟是这里常来的熟客。小黄不想因为自己的不慎,失礼于这么个“上帝”。
[ 案例评析 ]
此案例中,实习生小黄粗心大意的算错了帐,误导客人多花 250 元,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客人会认为服务员用欺诈手段令客人多花钱,是“宰”客行为,很可能拒付。这样,麻烦就大了,向客人赔礼道歉还不算,弄不好就得自己掏腰包补上差额。这样的危害会使客人失去对酒店的信任,使酒店的声誉大打折扣,最终会失去客源。所以,小黄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决定拿勇气来面对现实,做好自己掏钱致富差额的打算。幸好小黄遇上了通情达理的客人,否则就只好自己掏钱了。
当然,小黄也是个不错的服务员,处于对客人的感谢,她自己掏钱给客人送上了一个小水果篮,以表道歉的心意,希望以次来平衡客人的心理,小黄解决问题的态度还是积极的,小黄的用心与出发点还是良好的。
此案例告诉我们,服务员工作粗心大意,危害极大。作为餐厅服务员,工作马虎不得,要处处细心才是。现在有些餐厅的雅间对客人的消费有个基数要求,即最低的消费标准,折实对客人就餐消费的引导,也是提高一个餐厅营业收入的措施。根据酒店的硬件水准与软件水平,各个酒店的最低消费标准不同。由于酒店业普遍采取这样方式,所以客人也能接受。虽然有最低消费标准,但还要灵活掌握,如客人所点的菜品价格接近最低消费标准,就不应死板地要求客人必须点到一分不差。那样会让客人感到反感,让餐厅服务没有人情味。诚然,这于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餐中服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