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第二册 第四单元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第二册 第四单元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12-26 23:27:05   浏览次数:399  栏目: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高一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二册 第四单元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研读文中九则寓言,理解文章的主旨。

  提高揣摩、理解文中意蕴深刻的语句的能力。

  训练学生逆向和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其一,本单元教学重点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适合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可以考虑采用分课题组研究讨论的形式实施教学。

  其二,课文妙处不仅在寓言含意及作者新的阐释,更在作者对寓言的“新解”方法,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进行迁移式仿写训练。

  

  探究式教学、读写结合。

  

  Flash主体课件;

  网页视频片断;

  网站专题资料:http://chineseview.vicp.net/bbs/dispbbs.asp?boardid=40&id=2917&star=#18835课件下载地址:http://chineseview.vicp.net/Soft_Show.asp?SoftID=42

  1.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资料:《邯郸学步》。明确:寓言,一种带有劝谕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自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然而有位作家却反对小孩子读寓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读<伊索寓言>》,看看他是怎么读寓言的。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资料,领会寓言含意;生发问题:为什么作者要反对小孩子读寓言呢?

  「设计意图:由一段寓言的视频资料入手,具体可感。视频之后的导语旨在引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2.作者简介

  教师活动:提示课题小组推荐学生讲解作者情况;

  展示课件:作者生平、作者风采、图片资料;

  总结明确:钱钟书先生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10年出生于无锡。1998年12月去世。钱钟书先生的作品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论》;学术名著《管锥篇》。(其余见课件)

  学生活动:

  课题小组:推荐学生讲解作者情况;

  其他同学:听讲识记,了解钱钟书的生平、作品等情况;

  「设计意图:把识记性的内容交给学生去做,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进学生的筛选与组织信息的能力;教师总结旨在从钱钟书善于读书生疑的特点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初读课文

  教师活动:

  播放音频资料:课文朗读。

  初读提示:体会九则寓言的寓意,点画课文的重点、疑点。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体会文章大意,点画课文的重点疑点。

  「设计意图:善于发现问题是研究探讨的关键环节,初读课文是为下一步品读研讨作铺垫。]

  4.品读研讨

  教师活动:

  出示研讨问题一:文中九则寓言揭露了哪些病态世相?

  明确:蝙蝠──比喻无德无行的文人。蚂蚁──比喻那些专靠给死人写文章而抬高身价的文人。狗──比喻那些不学无术、妄自尊大的人。天文家──地位沦落仍想“上进”的政客。乌鸦──比喻那些品质卑下、嫉贤妒能的人。蛙──比喻那些自以为是、嗜痴成癖的人。母鸡──比喻那些嗜财如命、极端吝啬的富人。狐狸──是比喻那些贪心不足的人,一是比喻那些既得利益者。驴子跟狼──意在揭露那些伪善者的面孔。

  出示研讨问题二:钱钟书是怎样解读《伊索寓言》的?

  明确:作者并非在解释寓言,而是在借题发挥,所以内容大多是论今而非述古。原意与作者用意落差很大。主要的思路和方法是:引申(如“乌鸦的故事”)、反其意(如“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换角度(如“蚂蚁和促织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学会观察思考,学会辩证分析。

  学生活动:

  聚焦式品读:就文中九则寓言的原意与新解思考问题,参与讨论。

>>《第二册 第四单元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quxue6.com网]www.quxue6.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设计意图:两个问题一个侧重于内容理解,一个侧重于行文方法。第一个问题的设计比笼统的提问“寓言的寓意是什么”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个旨在引导学生思考行文方法,为下一步的迁移训练做准备。」

  5.迁移训练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资料:《蕉鹿自欺》。

  训练题目:借鉴钱钟书先生解读《伊索寓言》的方法,对这则寓言加以新解。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资料,思考寓言的寓意。

  迁移训练:模仿写作。

  「设计意图:引入课外的寓言,以训练的形式巩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 [2]  下一页

,第二册 第四单元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