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7:05 浏览次数:796次 栏目:高一语文教案
1、导入问题:刚才我们探讨了祥林嫂悲剧的外因,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下面我们就来探讨祥林嫂悲剧的内因。面对这张网,祥林嫂反抗过吗?
面对婆婆的“卖”,她先是“逃”,再是“撞”;面对死后被分尸的恐惧,她是努力工作,“捐”来门槛;面对别人的嘲弄,她用无言来反抗;面对死前的悲凉,她对灵魂既希望其无,更希望其有;面对“祝福”,她用寂寞的死来控诉。(板书:逃、撞、捐、问、死)
2、探究问题:面对这张巨“网”,祥林嫂进行了剧烈而顽强的反抗。但是,为什么这些反抗没有帮助她走出自己的悲剧,反而使她更加痛苦,加速了她的“死”呢?
面对这张巨网,祥林嫂的反抗是太软弱、太无力了。况且她的反抗也没有跳出这张“网”。她的“逃”、“撞”,虽表现出她不愿任人摆布、企图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性格,但是为了遵守“三从四德”、“烈女不嫁二夫”的礼教;“捐”,虽表现出她企图改变自己受人歧视的境遇、争取人格平等的努力,却走入了以迷信反抗迷信的泥淖;“问”,是一种希望,更是一种恐惧;“死”就更显无力。可以说,祥林嫂也是这张网上的一个结。祥林嫂的悲剧,是那个社会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一句话,封建礼教该死。(板书:封建礼教该死)
1、导入问题:祥林嫂毁灭了,被鲁四老爷等人结成的一张顽固无比的封建“巨网”吞噬了。那么,这张网是通过什么手段来毁灭祥林嫂的呢?(板书“祝福”)
2、探究问题:小说主要写了祥林嫂的一生,但是作者为什么偏偏用“祝福”作题目、而不用“祥林嫂”作题目呢?
封建势力借助“祝福”杀死了祥林嫂,我们且看祥林嫂在每次祝福后的肖像变化。初到鲁镇,“脸色青黄”,到年底,虽是“彻夜的忙福礼”,但“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容,脸上也白胖了”。再到鲁镇,仍然是“脸色青黄”,第一次被剥夺了参加祝福的权利后,祥林嫂“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如果祥林嫂能够参加祝福,她会和初到鲁镇一样,渐渐地向好的方向发展。在捐了门槛以后,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自以为争得了祝福的权利。“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但是四婶的一声断喝,“你放着罢,祥林嫂!”击碎了她最后一点残存的希望,她活下去的最后一点火星被无情地踩灭了,这次她肖像变化最大,“脸色同时变做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简直是一个木偶人”,因为她知道,她再努力,也永远是一个“不干不净”的脏女人。成了乞丐,“祝福”就更与她无缘了,那么,“脸上瘦削不堪……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她在“别人祝福的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那么,死在祝福的前夜,也就理所当然了。(在板书上画网纲,最后收束在课题“祝福”上)
编辑短评:这些设计看来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显得非常“实”;总体和局部都考虑得较为周到;问题提得准而精要(刘真福)。
>>《第二册 第一单元 《祝福》教学设计》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quxue6.com网]www.quxue6.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第二册 第一单元 《祝福》教学设计tag: 教学 高一语文教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