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747次 栏目:初一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
②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用等式的一条性质)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quxue6.com网 www.quxue6.com]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化归”的思想,让学生关注生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重点: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
难点:应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a”.
三教学准备:演示实验用的一副扁担,两个相同的水桶,两本语文课本,两本新华字典.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等式,这为本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这节课涉及等式到其性质的理论提升,层次较深,所以我打算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改用扁担挑水这一实验,让学生充分理解等式的性质,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同时也能使学生加深对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的理解;并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五、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设计
教学<?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环节 |
问 题 设 计 |
师 生 活 动 |
备注 | ||||
提出问题 |
1.用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你能用这种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吗? (1) 2x+1=9; (2) 0.28-0.13y=0.27y+1 2.检查预习结果,见同步<自主学习>1—4题. |
第(1)题要求学生给出解答,第(2)题较复杂,估算比较困难,此时教师提出:我们必须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法.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
第(1)题是为了复习,第(2)题是估算比较困难,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引出新课 | ||||
自 主 探 究 |
①实验演示: 教师先提出实验的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思考能否从中发现规律,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你发现的规律. ②归纳: 请几名学生回答前面的问题. 在学生叙述发现的规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刚才演示的扁担,它也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比如“8=8”,我们在两边都加上6,就有“8+6=8+<?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③表示: 问题1:你能用文字来叙述等式的这个性质吗? 从前面的实验中看出,我们得给这个性质加一个什么条件呢? 问题2:等式一般可以用a=b来表示.等式的性质1怎样用式子的形式来表示?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问题3:观察题组 A.3=3 => 3+2 =3+( ) B. 5=5 => 5-( ) =5-8 C. 4=4 => 3×4 =( )×4 D. 18=18 => 18÷2=18÷( ) A、B两项验证了等式的性质1,然C、D两项我们又能得到等式的什么性质呢?
问题3:你能再举几个运用等式性质的例子吗? |
1.请一名同学上台演示实验 2.教师进行不同物体的实验 3.想让扁担继续保持平衡,你想放点什么?哪个小组上台完成?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说明:等式两边加上的可以是同一个数,也可以是同一个式子 从多方面认识有助于加深印象 让学生用两种语言表示等式的性质2. |
用实验演示,能比较直观地归纳出等式的性质 两种形式的表示方法应该让学生理解 先观察后实验的目的 一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quxue6.com网 www.quxue6.com]的看图能力,二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quxue6.com网 www.quxue6.com]读数学书的能力 举例的目的在于得到初步的应用 关注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
尝 试 应 用 |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可以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例1教科书第72页例2中的第(1)、(2)题. 分析:所谓“解方程”,就是要求出方程的解“x=?’’因此我们需要把方程转化为“x=a(a为常数)”形式。 问题 1:怎样才能把方程x+7=26转化为x=a的形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1)两边减7,得、 x+7-7=26-7, x=19. 问题2:式子“-5x”表示什么?我们把其中的-5叫做这个式子的系数.你能运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5x=20转化为x=a的形式吗? 小结:请你归纳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依据和结果的形式. 例2(补充)小涵的妈妈从商店买回一条裤子,小涵问妈妈:“这条裤子需要多少钱?”妈妈说:“按标价的八折是36元.”你知道标价是多少元吗? 解:设标价是x元,则售价就是80%x元,根据售价是36元可列方程: 80%x=36, 两边同除以80%,得 x=45. 答:这条裤子的标价是45元. |
例题一方面要做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用同样的方法给出方程的解,一生板演. 小组讨论,集体评议 师关注学生在讨论中能否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从中获益。 要求学生尝试用列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在学生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教师给出示范. |
成果展示中肯定学生的表现,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小结实际上是解题后的一种反思 补充这个例题,能使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
补 偿 提 高 |
1.下列正确的是 (1)若x=y,则x-5=y+5 ( ) (2)若3x+6=0,则3x=-6 ( ) 2.由方程2x=-4得到x=-2是根据等式的性质 ,方程两边都 了 . 3.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 x-5=6 (2)0.3x=45 (3)-y=0.6 (4) 4.七年级3班有18名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5%,求七年级3班的学生人数。 |
教师出示题目: 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重点关注学生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及对等式的性质1、2它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的认识。 |
| ||||
小 结 与 作 业 |
小结:让学生进行小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归纳: ①等式的性质有那几条?用字母怎样表示?字母代表什么? ②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最终必须化为什么形式? ③在字母与数字的乘积中,数字因数又叫做这个式子的系数. 思考:你能用等式的性质解本课引入时的方程2x+1=9吗? (第2个方程在学了后续的知识后再解答)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注意: 1、等式两边都要参加运算,并且是作同一种运算. 2、等式两边加或减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 作业: A、必做题 (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① a+25=95 ②x-12=-4 ③ 0.3x=12 ④ (2)教科书第84页练习第(1)(2)题 B、选作题: 一件电器,按标价的七五折出售是213元,问这件电器的标价是多少元?(用方程) |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回答,教师在学生总结后,进行补充. 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结构图总结本节知识. 师强调注意事项: 教师布置作业,动员分层要求。 学生按要求课外完成. |
课内小结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起到提炼、整理、把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体系.思考题不作统一要求,这将在下一课中学习. 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本节知识 | ||||
教后 反思 |
|
tag: 数学 初一数学教案,初一下册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初一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