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6:40 浏览次数:255次 栏目:初二政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的区别
能力目标: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生活服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交往的优越性,网络交往的两面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既认识网络的无限性,也认识它的现实性。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1、导入语:(由教材“引言”导入本课的教学。)
2、板书框题: (一)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讲授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第一目:网络沟通无极限
1、网络沟通无极限(第一课时)
(1)网络生活很丰富
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 看新闻、办商务、结交朋友、查询资料、求医问药,不用舟车劳顿,不费时周折,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活动一:“感受网络沟通无极限”
讨论回答:
①小梅得救与互联网有什么关系?
(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思考。没有互联网,小梅的病症很难作出准确的诊断,很可能延误治疗时间,从而失去生命;有了互联网,小梅得到了世界和第医生的帮助,这就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仅没有飘洋过海,而且也没有花费请名医的巨额费用,就及时得到了诊断与治疗,这是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能发生的佳话。)
②想一想,要是没有互联网,教材“引言部分”介绍的小华与jack的故事中的小华与jack能认识并发展起友谊吗?
③互联网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这就是发散性思维了。可以指导学生先独自思考,或者在小组讨论。老师最后适当分类总结归纳,如工作、学习以及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上等。)
教师小结:
网络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鲜明标志,它的发展让世界变小,它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最新的信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网络的发展涉及到各个领域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人类发明了电脑,电脑与电脑的联结就是快速的知识与知识的连接,人们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里接收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快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含量,可以这样认为:“人—网络—学习—人”,总的来看,最终从电脑上受益的是我们人类,我们在网络中交流,在网络中学习,在网络中得到进步,回过头来继续发展网络,我们再继续学习,继续进步。
(2)网络交往新空间
活动二:关于网络交往的调查
说一说:
①你在网上主要关注:A、新闻 B、学习资源 C、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D、音乐、影视 E、游戏 F、聊天 G、其他
②你心目中的网友是什么样子?
(此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互联网的基本态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加以引导。)
③与你保持固定联系得网友有几个?你知道他们的国籍、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真实情况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
相关链接:(见教材P67页)
教师总结:(详见教材P67页两段)
三、课堂小结:
网络生活很丰富,它突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网络还以极高的速度向我们展示世界瞬息万变的海量息量,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但网络交往就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有利,也有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第二目: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2、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两面性)
(1)网络的两面性
(按教材P67页一段讲述,引出下一目)
(2)如何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
1>网络对现代人生活的积极影响
活动三:小恒的故事(见教材P68页材料)
读一读,议一议
①小恒利用网络克服了现实交往中的什么弱点?
(克服了性格懦弱、不善言辞、不敢在生人面前发表自己意见的弱点。)
②在现实交往中,我们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借助网络的帮助得以解决?
(两人闹矛盾,不好意思开口,可以在网上留言致歉;两人想进一步发展友情,可借助网络进行全方位的沟通;想给对方提意见或想拒绝别人等。)
总之,所有你觉得当面直接说不出口的事情,或者你与对方难以确定何时有空见面时,都可以先通过不需见面、不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方式进行虚拟交往。网络交往可成为现实交往的前奏或缓冲地带。在这儿先联络调整好,再过渡到直截了当的真实交往,可以节省时间,避免尴尬。
活动四:网络的故事(详见教材P69页)
这一早期的网络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网络可以使学生 成为老师; ——网络可以使名不见经传的人闻名天下;
——网络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①请你予以补充.
(该题是发散性思维训练。每人至少写出两条,然后集中交流。老师适当记录并归类总结。)
教师总结;
网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它颠覆了
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如师生关系、师徒关系、权威、财富……
网络生活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使人的生活日益丰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自学成才的可能性。
②网络对中学生还有哪些用途
(学生阅读教材P68-69页一段,以及68页图片资料,进行讨论。)
(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学习网站、个人主页制作、发布个人作品、网上求诊、网上寻亲、网上求救等。)
2>中学生应该如何利用网络优势
①对待网络要有健康的心态:
网络只是生活的补充,只是一种交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