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政治教案大全,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quxue6.com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生活》必背,
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①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建设。 ②提高医疗保健水平。 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 ⑤保护公共环境,防止污染等。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13、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B (1).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2).怎样对人民负责原则: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4、我国政府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A (1)开设热线电话(公开市长、区长等专线电话和各行政职能部门的热线电话。);(2)设立信访部门(政府接收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
(3)发展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网站提供网上办事项目,随时接收市民通过网络传来的信息。);
(4)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法律途径。)。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考点15)
15.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A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A.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有:(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2)中国共产党的监督(3)人民政协的监督(4)社会与公众的监督(5)司法机关的监督。 B.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有:(1)上级政府的监督(2)政府内部的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的监督。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A
(1).性质:是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
(2).职权:(1)立法权(2)决定权(3)任免权(4)监督权(监督法律的实施和一府两院工作)
2、人大代表的职权A (1)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 (2)提案权 (3)质询权等。
人民代表的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民主集中制的含义A 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注意:能级要求 原为B 现下调为A)
(1).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3).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A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1).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意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a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b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c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注意:能级要求原为B 现下调为A)
(1).科学执政: 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民主执政: 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依法执政: 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4、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A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简称多党合作制。 多党合作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多党合作关系不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而是民主党派参与讨论协商,最终由中国共产党作出决策。) 基本内容: (1)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2)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 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五、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A (1).性质: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 (2).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民族政策
1、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B
(1).三个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各民族有发展程度的差别,绝无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关系:三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③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 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注意: 这是今年考纲新增内容C )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形成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3).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是衡量综合国力的的重要村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总之,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生活》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