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第一专题 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专题 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444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一专题 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提出“大一统”思想,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和“君
权神授”,儒家思想至此成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
(4)宋元时期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
(5)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其正统地位动摇。
(6)“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之一。
(7)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有所提升,成为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思考讨论
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倡“仁”的学说,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心理,但并未
被统治阶级所认可。为什么?
提示: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人民渴望安定与统一;儒家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比较符合人们的要求。但战乱兼并的状况下,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2.儒家思想被尊崇的原因
(1)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在于其理论本身宣扬天人感应,道德规范,
提出大一统,迎合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
与信仰。
(3)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
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阶级所喜爱。
三、唯物思想的发展演变
1.演变历程
(1)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2)东汉前期的王充,对神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万物是由元气构成和“人死不为鬼”。
(3)南朝时期的范缜,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提出人的精神与形体是统一的。
(4)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唯器”的唯物观点。
思考讨论
唯物思想是人们在与自然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提示: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铁农具的推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在总结生产斗争的基础上出现了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进程,也带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秦汉以来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了更大进步,于是出现反对宗教迷信的唯物者,如王充、范缜等人。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西学东渐”的开展。
2.基本认识
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伴随与唯心迷信思想的斗争,唯物思想产生并不断发展,反过来推动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
四、近代现代的思想解放
1.发展历程
(1)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的思想: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揭开了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序幕;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特别提示
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要注意与政治上的救亡图存的斗争。
(2)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的思想:资产阶级以资本主义为武器,包括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进行社会改革,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以三民主义为旗帜进行暴力革命,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激进派,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冲击封建专制统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最宏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2.基本认识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侵略逐渐加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人士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和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近代史上的每次重大的政治运动都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就带来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五、20世纪的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它能够结束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留下难以磨灭的历史功绩,但却不可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斗争求团结等都是其重要内容。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也被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从中国建设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相结合,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发展。全面整顿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一系列的论断,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特别提示
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应该说是救亡图存斗争高潮的产物。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应该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世界近现代的思想文化
●主干知识整合
1.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第一专题 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专题 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