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初一语文教案第2课《词三首》优秀教案【长春版七年级上】

第2课《词三首》优秀教案【长春版七年级上】

12-26 23:15:34   浏览次数:330  栏目:初一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2课《词三首》优秀教案【长春版七年级上】,
“黄花”即菊花,菊花的花瓣是细瘦的,词人正是抓住了菊花这样的外形特点写出自己因思念丈夫而形容憔悴的样貌。这首词是以重阳节为背景创作的,重阳节里赏菊是重要的一项内容,这样的以花喻人显得很自然。“帘卷西风”即西风吹卷帘子,秋天到了,天气转凉,西风捎来的不仅仅是帘卷花残的讯息,更是词人独守空房的凄凉感受。所以,令人比黄花瘦的不是卷帘的西风,而是令人销魂的分别之苦。
5.从这一组流传千古的名句来看,这首词传递的是女词人在家人团聚的重阳节与丈夫分别两地的心中凄苦,词中还有哪些词句令你感触颇深?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理解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如:
(1)东篱把酒、暗香盈袖
“东篱把酒”语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是读起来却少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闲适自在,更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寂寞与凄苦;“暗香盈袖”,女子衣间沾满了菊花的香气,本是很美的,但是也更反衬出她内心盈满的却是苦苦的思念,正是欲说还休。
(2)薄雾浓云、玉枕纱厨
“薄雾浓云”是自然天气,“玉枕纱厨”是闺房中的事物。这些都成了能够带给词人深切感受的事物。“薄雾浓云”的白日太漫长,百无聊赖的词人只能靠看着香炉的烟雾蒸腾打发时间;独守空闺,“玉枕纱厨”也便令人感到冰凉透骨。客观的事物在词人笔下都成了悲凉心境的载体。
6.这首词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情达意的含蓄,从字面来看,没有写“离别”,但字字句句又都浸透了离别之苦、相思之情。这正是老师课前介绍的词的特点——意境细巧,表现手法比较委婉,语言比较精致华丽——的展现。我们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这一特点。五分钟背诵这首词。
7.一起有感情地背诵《醉花阴》。
三、关于李清照及其他代表作
(学生交流所查资料)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积累《夏日绝句》和《声声慢》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醉花阴》《夏日绝句》和《声声慢》。
板书设计
醉花阴
李清照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精致华丽
东篱把酒        暗香盈袖    意境细巧
薄雾浓云        玉枕纱厨    委婉含蓄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将怀古、咏史、说理等题材和主题都纳入了词这一文体,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创造出新的意境和风格,南宋的辛弃疾也擅长用词的形式抒写壮志豪情,后人称以苏轼与辛弃疾为代表的词派为豪放派,又称“苏辛词派”。这节课,我们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豪放词的代表作品——《破阵子》。
二、关于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人,南宋大词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召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注意安定民生,打击贪污豪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词作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浑。有《稼轩长短句》。
三、朗读并结合创作背景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1.教师范读或放朗读磁带。
学生跟读或对范读进行点评,鼓励学生根据词作内容指出教师或朗读磁带范读的不足。
2.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感情饱满、小组推荐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朗读,并由本组一名同学表达推荐理由。
3.女生、男生分别齐读。
女生在先,男生在后,意在通过男生的朗读体现词作的豪情。
4.结合课下注释,小组研读全词,全班置疑、交流,明确:
(1)连营:驻扎在一起的军营。
(2)八百里:牛的代称。《世说新语》载,晋代王恺有牛名八百里,王恺以之为赌注与王济比射,王济一发中的,遂杀牛作炙(烤肉)。
(3)沙场:战场。
(4)的卢:一种性子很烈跑得很快的马。相传刘备曾骑的卢马脱离险境。
(5)了却:了结,完成。
5.读词(整体感知,把握词作感情基调):这首词,觉得它与前两首词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大气磅礴、豪气冲天、意境开阔。用词人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首“壮词”。
6.这首壮词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保家卫国的壮志、驰骋疆场的豪情。
7.你最喜欢其中哪些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培养学生主动品读作品的能力,教师以肯定和鼓励为主)
学生节选词句朗读,点评、适当分析。
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豪气冲天、意境开阔、苍凉雄浑;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迅捷勇猛;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壮志凌云。
8.深入理解。这首词表达的仅仅是雄壮的气势吗?
不是,应该是一种悲壮,结尾句“可怜白发生”让人顿悟:上面的种种壮阔场面都仅仅是词人的想象,而现实是人已老迈,又不受朝廷重用(结合所查资料知道:当时词人正闲居在江西带湖),注定是壮志难酬,前面的词句越是豪情万丈,读到这里就越让人心生悲凉,这应该是以“壮”来写“悲”,词人复杂的心境可以想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第2课《词三首》优秀教案【长春版七年级上】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初一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