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复习方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第五单元复习方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12-26 23:27:05   浏览次数:555  栏目:初二语文教案

标签: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五单元复习方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5. 主题全解
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6. 全文结构
全文共l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段),写幽径美景。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1— 2段), 第二层(第3—6段) 。
第二部分(第7—10段), 写幽静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第11—17段),写藤萝悲剧。
二、复习难点
1. 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从用词来说,在大量的现代语汇之中,兼用一点文言语汇,也使用了不少成语及一般的四字短语。从句式来说,多用对偶或一般整句,即使是一般散句,于变化的句式中,也显出一种严谨。作者是一位作家、学者,有着极高的语言素养和丰厚的中外文化底蕴,这才写出这样语言的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文章。有些句子全是口语,你也会感到一份纯粹和优美,如文章开头所写:“出家门,向后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显得十分简洁、亲切,并有一种情味在其中。
2. 中心理解:
理解本文的中心意思,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藤萝很美,但又不仅是美,而是兼具真、善、美。如果一定要用一个“美”字来概括藤萝的话,这个“美”则是广义的“美”。二是文章矛头所指,既是“十年浩劫”,又不仅是“十年浩劫”,这就意味着必须消除愚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才能使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
3. 写作特点
(1)浓墨重彩的描绘与酣畅淋漓的抒发相结合。
(2)强烈的悲剧效果。
《明天不封阳台》
一、复习重点
1. 作者简介
杜卫东(略)。
2.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1995年1月12日的《光明日报》。
3. 词语提示
音:倏(shū)然 蜷(quán)缩 孵(fū)育 喧器(xiāo)
悖论(bèi) 蚂蚱(màzha) 咆哮(páoxiào) 恬(tián)淡
温馨(xīn) 龟(jūn)裂 开辟(pì) 复辟(bì)
义: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使人无法捉摸。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蜷缩—蜷曲而收缩。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恬淡—(1)不追求名利;淡泊。(2)恬情;安适。
4. 题目解说
居住于高楼大厦的某一单元,封闭阳台“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但是也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到底要不要封闭阳台呢?本文作者叙说了自己的一段心灵的历程。
5. 主题全解
本文叙说了“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6. 全文结构
全文共13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
第二部分(第3—10段),写“明天还封阳台吗”?
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3—7段),写因见到鸽子而提出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
第二层(8—10段),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
第三部分(第11—13段),写“明天先不封阳台吗”。
二、复习难点
1. 本文用语形象,无论记叙、描写或议论,都显得具体、生动、形象,具有画面美。
2. 写法全解
(1)夹叙夹议,不断推进,线索清晰。
文章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贯串全文,无论写“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都有叙有议。综观全文,叙说在不断往前推进,议论也在不断往纵深开掘,叙议并进,虚实交融。
(2)抓住特征描写,虽简洁而传神。
文章在记叙甚至在议论之中.兼有描写之笔,如对鸽子的描写、对内蒙古草原风光的描写,都充分抓住对象特征,用笔虽不很多,却显得生动传神。
《治水必躬亲》
一、 复习重点
1. 作者简介
钱泳(1759-1844),清代江苏金匮(今属无锡)人,原名鹤,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长期做幕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潭诗》《兰林集》梅溪诗钞》等。辑有《艺能考》。本文选自《履园丛话》。
2. 背景资料
海瑞(1514—1587),明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字汝贤,自号刚峰。回族。嘉靖举人。由南平教谕历任淳安、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均摇。嘉靖四十五年(1566)任户部主事时,上疏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被逮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 任应天巡抚,疏浚吴淞江,推进一条鞭法,曾令徐阶等退田。后因被张居正、高拱排挤,革职闲居十六年。万历十三年(1585) 再起,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污,病逝于任上。溢忠介。作有《海瑞集》。
3.词语提示
音:潴(zhū) 相度(xiàngduó) 咨询(zīxún) 胼胝(piánzhī)
义:盖—发语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就因为”
必如是—必须像这样。如,像。是,这样。
举—办事成功。
计利—考虑私利。计,盘算,考虑。
4. 题目解说
本文论述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说明只有躬亲、清廉才能治好水。
5. 主题全解
本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与利和义之间的关系。
6. 全文结构
第一段,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页  [1] [2] 

,第五单元复习方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初二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