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狱中书简》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革命者的精神境界,高贵品质。
2.感悟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真挚细腻的情感。
3.掌握重要词句的意蕴,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与文章基调密切相关的这类词语的作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有人说过:对于真实含义上的战士,就是真是含义上的诗人也应该为之低头的。
那些为了人类进步,为了美好的明天而英勇斗争,从容受难,在必要时,又壮烈的献身的战士,就是最伟大的诗人。今天我们就认识一位英勇的革命战士,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领袖罗莎*卢森堡和她在狱中写的《狱中书简》。
(二)简介作者:
3月20日,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巴西、英国、南非和中国等12个国家的60余名西方马克思主义专家聚集武汉大学,共同参加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举办的“罗莎·卢森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当代国际罗莎·卢森堡思想。
罗莎·卢森堡是波兰、德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杰出女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著名左派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罗莎·卢森堡是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也是世界著名的具有民主思想的社会主义者。她最重要的著作有:《资本积累论》、《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国民经济学入门》、《尤利乌斯小册子》等。在这些著作中,卢森堡以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思考帝国主义时代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极有远见卓识的思想,例如,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预言、对资本积累环境中的东西方国家关系的论述、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等等。这些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被人们理解,有些还曾经受到严厉的批判,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的变化,罗莎·卢森堡的许多思想的价值终于呈现出来了,人们发现,罗莎·卢森堡当年提出的问题仍然是我们时代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于是,罗莎·卢森堡的思想再度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热点
(三)整体感知
1.概述课文内容
注意要找出文章要点,有感情的进行复述。
2.理清本文结构:
感受事物
救助蝴蝶
等待希望
(四)合作探究
1、默读全文,找出作者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地点给朋友写信,这一系列的环境描写,充分描写出了作者深陷囹圄的感受,从而你体会到了什么?
2.阅读课文,找找作者都在那儿描述了花,鸟,虫,木的生命现象?(第一段)在那儿写的夜莺啼唱?(最后一段)这样的描写寄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生命,生活和自由的美好感觉,热烈向往和热情赞美,尤其表现出女革命家的激情,坚贞,优美,精致的情感品质,身处逆境去却充满了乐观,信念坚定,情趣美好,热爱终生的高尚情怀
3.找出与文章基调密切相关的较大量出现的一类词语。
(如:芬芳 亭亭玉立 慈祥 幸福 沉醉 神气 嘹亮 高兴 飞舞 神奇 如痴如醉 灿烂 美的不可思议等这类愉快和美的词)
4.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例子。
(拟人,比喻,通感)
5.作者已经失去了人身自由,为什么文章没有阴郁的感觉?
(1.全文的基调时愉快和美的。2.也是更重要的,作者并非不正视身陷囹圄的现实,而正是正视失去的自由,其愉快的情调就显的更高贵高尚。)
6.全文有没有写到失去自由的阴郁气氛?为什么没有影响文章的基本基调?
(有四处:1.半死的孔雀蝶2.讲太阳没有出来“我变的忧郁起来”3.放风结束,我重新被关进去,我“凄凉的坐在窗口”。4.最后一段关于昏暗天幕的阴森森气氛的描写。
这几笔或者很快被随后的愉快情调所淹没,或者恰恰突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对它的战胜,自由亮丽的生命力对它的压倒,处处表现了作者动人的高尚情感。
7.在文中标出你认为写的好的语句,然后和同学交流,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课堂练习:
1.用下列词语造句:万籁俱寂 如痴如醉 不可思议 汹涌澎湃
2.指出下列语句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1)它的包着种子的绒毛到处飞舞,仿佛雪花似的飞满天空。( 比喻)
(2)阴霾的薄暮忽然降临到大地上,仿佛垂挂者一重严密的灰色纱幕。(比喻 )
(3)我不禁反复吟诵歌德那首诗的最后一行:“啊,但愿你在这里!”( 引用 )
(六)小结:略
(七)课下作业:背诵最后一段。
板书设计:
狱中书简(节选)
作者:罗莎*卢森堡
感受事物
热爱大自然
[1] [2] 下一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狱中书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