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兵车行-教学教案,
3.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语,当用比较柔和的调子读。“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当一气读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从何出”稍稍振起,因为“行人”的怨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刻。后半段顺势说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简直令人悲痛欲绝,读至“生女”二句当再作低回之势,声调凄楚。
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君不见”一句当突然振起,有指点之意。“古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加以强调,使人能想见此中情景。
四、知识梳理法
1.生字词注释
辚辚(lín lín):车轮转动声。
干(ɡān)云霄:干,冲。
荆杞(qǐ):荆棘和杞柳。
啾啾(jiū jiū):凄厉的哭叫声。
2.通假字
耶娘妻子走相送耶,通“爷”,读yé,父亲。
3.一词多义
信 信知生男恶 确实。
皆明智而忠信 语言真实,引申为诚实,讲信用。
忌不自信 相信,信任。
今行而无信 信物,凭证。
自可断来信 使者,送信的人。
信耗莫通 消息,书信。
低眉信手续续弹 任意,随便。
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伸”,shēn。
4.词类活用
或从十五北防治 名词作状语,向北。
便至四十西营田 名词作状语,向西。
长者虽有问 动词作名词,问题。
5.特殊句式
(1)被动句
行人但云点行频 (意念上的被动句)
被驱不异犬与鸡
(2)倒装句
未休关西卒 (谓语前置)
(3)省略句
去时里正与裹头 (介词“与”后省略宾语“之”)
或从十五北防河 (省略介词“于”,防于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省略介词“于”,营于田)
禾生陇亩无东西 (省略介词“于”,生于陇亩)
【研究性学习】
鉴赏示例(郑庆笃)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扣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
上一页 [1] [2]
,兵车行-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