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第四册 第二单元 《失街亭》教学设计3

第四册 第二单元 《失街亭》教学设计3

12-26 23:27:05   浏览次数:459  栏目: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高二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四册 第二单元 《失街亭》教学设计3,

 

2.直接描写:

>>《第四册 第二单元 《失街亭》教学设计3》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quxue6.com网]www.quxue6.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①知人善任,小心谨慎:马谡熟读兵法,派他守街亭;王平做事谨慎,派王平协助马谡。

 

②知彼知己,机智多谋: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备;查看布兵图样,知马谡无知;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

 

③勇于自责:街亭失守后说:“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④有情有义,赏罚分明,不徇私情:自己喜欢马谡,尽管马谡自缚来见,还是挥泪斩马谡,但答应替他抚养子女。

 

⑤如何理解诸葛亮的三“哭”?

 

“挥泪”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流涕”是因为内心矛盾,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治马谡;“大哭不已”是为有负先帝重托,未听先帝遗嘱。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人物艺术形象之一。作者把这个人物作为理想中的“贤相”而加以尽情地美化和颂扬。《失街亭》中,作者没有像其他章回那样神化他,而是把他写成有血有肉的人,展示了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文中通过街亭争夺战,双方统帅反复较量,优势、劣势的互相转换,突出地刻画了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他的突出特点是谨慎、大胆果断、知彼知己、料事如神、严以律己、赏罚分明。

 

谨慎,在街亭防守问题上表现得极为充分,一再指出街亭的战略意义,并指出司马懿、张之能以引起马谡的警惕,当马谡接受任务后,不仅调了精锐部队,而且特选老成持重的王平去作马谡的助手,对防守作了具体交代,惟恐两人有失,又继派高翔;当考虑到张翔非张邰对手,又再派魏延到街亭,加固防线,将谨慎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胆果断,集中表现在“空城计”这一场面里。当时西城空虚,重兵压境,众官失色,实力悬殊,打、守、退都势在必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诸葛亮镇定自若,当机立断,大开四门,登楼焚香操琴,吓退司马懿,化险为夷。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敢于出奇制胜,一方面固然由于他的知彼,更重要的还是他的胆识过人,从而取得成功。文章一开头,他就断定司马懿必取街亭,街亭失守后,又保证了蜀兵安全后撒。空城计时,不仅预计对方会错断,而且料定敌人必走山北小路,事先让关兴和张苞在武功山埋伏疑兵,同时估计中计后的司马氏必再来西城。这都有力地表明了诸葛亮知彼知己,料事如神。文章第七节当孔明接到街亭、列柳城失守的战报时,跌足长叹“此吾之过”,在斩马谡这一情节中,对全师而还的赵云,亲引诸将出迎,并厚加赏赐。对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的马谡,并不因为义同兄弟而徇情,照样明正军法,并深恨已之不明,用人不当,请自贬丞相之职。

>>《第四册 第二单元 《失街亭》教学设计3》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quxue6.com网]www.quxue6.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第四册 第二单元 《失街亭》教学设计3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