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五人墓碑记》教学材料-教学教案,
三(5.6)论述苏州反阉党斗争和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四(7)点出贤士大夫,照应篇首。
写作特点
本文有叙有议。就全篇说,先叙后议。第一、二部分叙述五人墓由来和五人斗争的事迹,是叙事部分;第三部分评议五人死义的重大意义,是议论部分。具体看这两部分,则又叙中有议,议中有叙。议论随叙事的内容而发,叙事随议论的需要而叙。从二者的关系看,叙五人事迹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议论又使五人之事迹益见其光辉。叙事与议论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在一起。
━━于文敏 李国祥主编《中学语文知识词典》
本文多次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把士大夫中那些不关心国事,无所作为的庸人和五人对比,反衬五人死义皎如白日。把大阉之乱时变节易志的缙绅和五人对比,反衬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高风亮节。把高爵显位的各种辱人贱行和五人事迹对比,反衬五人死义的重于泰山。此外,还从反面想象五人不死于义而“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的毫无意义,以表明五人死得其所。通过反复对比,使五人慷慨就义的精神十分鲜明突出。
━━于文敏 李国祥主编《中学语文知识词典》
练习测试资料
学习本课文时,需要注意的是:
1.了解明末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及苏州市民反阉党的暴动。
2.了解古代文体棗墓志的写法。
3.本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法,请指出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清、议论。
4.文章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五人与缙绅之比,五人与大阉之比)
5.文章正气贯通,多用反诘句,请注意朗读、背诵。
例1古人称谓都有特殊要求,请选出对以下称谓分析有错误的一组。
(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4)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A(1)籍贯、姓名、字B(2)官职、字、姓C(3)号、姓D(4)名、字
答案:D(4)是错误的,子厚是字,宗元是名。
例2苏州民变发生在1627年(丁卯年,天启七年),第二年便是崇祯元年,请问崇祯是干支哪一年改元的?
答案:戊辰 六十花甲是由天干(十)地支(十二)依次排列的 天干:甲、乙、丙、丁、戊……地支是子丑寅卯辰……正好组成戊辰年。
练习题(A)组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3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1.根据以上内容确定此文的文体 A.奏章 B.赠序 C.祭文 D.碑志 答:( )
2.宗元七世祖__________________(写姓名)曾任_________________时期(写历史朝代)的__________________(写官职)封号_________________。曾伯祖_________________(写姓名)曾任_______________时期(写朝代)的________________(写官职)。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写姓名)先是_____________(写官职)后是_______________(写官职)最后是_______________(写官职)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名句名篇哪些是柳宗元写的?
A.《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捕蛇者说》《小石
上一页 [1] [2]
,《五人墓碑记》教学材料-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