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第四册 第六单元 《逍遥游》教学设计(1~3课时)

第四册 第六单元 《逍遥游》教学设计(1~3课时)

12-26 23:19:43   浏览次数:206  栏目: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高二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四册 第六单元 《逍遥游》教学设计(1~3课时),

 5.合作交流:

 (1)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境界是怎样的?

 (2)哪些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第一段、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北冥有鱼…………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学生完成下列内容(幻灯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区分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也。

 ②南冥者,天池也。

 ③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阅读并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明确并出示幻灯片:

 鹏鸟:南徙以六月息抟扶摇高飞

>>《第四册 第六单元 《逍遥游》教学设计(1~3课时)》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quxue6.com网]www.quxue6.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野马尘埃:生物以息相吹的结果

 4.学生齐读“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之二虫又何知!”

 5.学生完成下列内容(幻灯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用法。

 ①置杯焉是胶,水浅而舟大也。

 ②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

 (2)区分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③之二虫又何知!

 6.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这种对象有何特殊表情?

 蜩学鸠: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不至就控于地○笑

 7.文中“之二虫又何知”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态度或道理?

 讨论,明确:事物、目标无论大小,实现目标,都有外在条件的限制,有所依凭,不能随心所欲,总是心役于形,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3分钟。

 2.区分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①小年不及大年。

 ②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第四册 第六单元 《逍遥游》教学设计(1~3课时)》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quxue6.com网]www.quxue6.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③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②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4.作者为了说明“此小大之辩也”这个道理,举也哪些例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第四册 第六单元 《逍遥游》教学设计(1~3课时)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