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滑铁卢之战》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滑铁卢之战》教案

12-26 23:27:05   浏览次数:659  栏目:初二语文教案

标签: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滑铁卢之战》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体会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征的特点。
  (二)学习本文宏观勾勒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培养科学的思辨能力。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课前要求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完成“思考与练习二”。)
  拿破仑,19世纪初期威震世界的法国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滑铁卢战役是他抱恨终生的一战。这场战役,有多少人分析研究,有多少人扼腕叹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报告文学《滑铁卢之战》更是脍炙人口,饮誉世界。今天我们来阅读这篇精彩的报告文学,看看茨威格是如何再现战争的惨烈之景的,看看茨威格是如何评判这场战争的。
  (二)整体感知
  1课前同学们查找了许多有关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自己的成果。
  (1)关于拿破仑
  (2)关于威灵顿、格鲁希
  (3)关于滑铁卢之战
  (学生交流查阅成果。教师组织引导。)
  1769年8月15日,科西嘉岛上降生了一位曾经晃动地球的人物——拿破仑。这名巴黎军校炮兵专业毕业的高才生曾经问鼎过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位,同时他杰出的军事成就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历史上最显赫的军事家之一。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被流放于尼尔巴岛。1815年3月1日,拿破仑率领1000余名士兵偷渡回国,沿途守军纷纷重新聚集在他的鹰徽旗下。3月20日,拿破仑凯旋巴黎,重登皇位(史称百日王朝)。3月25日,英、俄、普、奥、意、荷、比等国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以南滑铁卢地区与拿破仑进行了决定性会战。拿破仑战败,6月22日宣布退位,被流放、囚禁并最终病死于大西洋南部的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的部队军纪严明,作战现代化,具有无畏的献身精神。作为指挥官,拿破仑意志坚强、果敢,但保持清醒,与士兵共存亡,被誉为“士兵的士兵”。他有着超凡的感召力和电脑一般的记忆力,造就成一名难以抵挡的时代人物。只是在后期,拿破仑也未能免俗地陷入到权利斗争的漩涡中,使其和人民和士兵逐渐地疏远。
  2阅读了茨威格的报告文学《滑铁卢之战》,你们觉得拿破仑这场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课文结尾有这么一句话:“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作者也曾将这句话作为该文的题记,你是怎么理解作者的观点的?
  (学生结合课文,分小组讨论,推选发言人发表见解,进行辩论。教师参与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文中找依据,并有条理地阐明自己的看法,培养科学的思辨能力和论辩表达能力。)
  明确:作者认为导致战争失败的关键人物是格鲁希,因此着重描写格鲁希在战争关键时刻的心理和决策过程,生动刻画出这位将军惟命是从、缺乏胆识、不能随机应变的性格特点。格鲁希的平庸铸就了拿破仑的败局:“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
  作者这种认为偶然性决定胜负的看法是不全面的,滑铁卢一战固然对拿破仑的失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绝不是原因的全部。我们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作者的看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分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而格鲁希考虑的一秒钟及其作出的错误决策,显然加速了拿破仑的败局,一定程度上也起了改变历史走向的作用。
  3关于这场战争,见仁见智,看法很多。我们且不管作者的看法是否正确,这么宏大的战争场面,这么复杂的谋划、战斗的过程,这么多敌我双方将领的斗智斗勇,能清晰流畅、绘声绘色、扣人心弦地再现出来,不得不让人赞叹作者高超的写作功力。请同学们追寻作者的写作思路,探索作者的剪裁技巧,整体感知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归纳。)
  (1)叙事线索明晰
  时间和人物两条线索交织。
  (2)关键人物突出
  紧扣关键人物格鲁希展开描述:从交战双方对援军期盼心理的描写进行侧面烘托,到对格鲁希做出错误决策并坚持错误的直接描写,以及对格鲁希的决定对战场所起作用的评述,无一不在揭示这场战争的失败与这位惟命是从、缺乏胆识的将军的关系,充分表达了主题。
  (3)切口准确
  作者的剪裁技巧高超纯熟。它以决定性的一秒钟为突破口,抓住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真实的重要的细节来描绘,大处着眼,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滑铁卢之战》教案》,来自www.quxue6.com网!http://www.quxue6.com

小处落笔,宏大的战争场面跃然纸上。
  (三)课堂小结
  侧重评点学生课堂所表现出的多方面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精读本文,体会本文宏观勾勒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板书设计
  滑铁卢之战(报告文学)
  [奥地利]茨威格叙事线索明晰时间人物
  构思组材突出关键人物格鲁希
  切口准确决定性的一秒钟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前面我们从整体结构方面感知了这篇报告文学的特点。报告文学既要真实再现当时的情形,又要生动形象,有可读性,因而报告文学具有新闻和文学的双重特征。这一课我们就一起来体会这一特点。
  (二)具体感知
  这篇报告文学节选了六个部分,同学们课前进行了研读,请大家谈谈自己最欣赏哪一部分的描写。要结合文字谈理由。
  (学生结合课文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参考意见:
  1“滑铁卢的上午”:写战前拿破仑进行了壮观、热烈的检阅,场面壮观,气势宏大,作者采用大笔勾勒手法,将战争的气氛渲染得紧张而雄壮。对初战时双方将领等待援军的焦急心情的描写,为后文写格鲁希的作用作了很好的铺垫。评论极有文采,更加突出援军的重要性,扣人心弦。
  2“格鲁希的错误”:写决定世界命运的关键时刻,惟命是从的格鲁希死抱纸上条文,不听建议。这一部分侧重于细节描写,如写早餐时手下人伏听炮声的细节、热拉尔争辩的神态语言,充分展示格鲁希的平庸无能。所谓“大师撮其神”,这些特写镜头,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1] [2]  下一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滑铁卢之战》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初二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