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 札记》作文教案,
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如果我们丢掉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那就会使辩证法成为毫无用处而且有害的东西。
针对现实生活中部分看问题总是走极端的现象,这篇文章提出了“看任何问题都要一分为二”的观点,并列举毛泽东对帝国主义的分析,引用了
现实中人们对“文化大革命”的分析等事例,使文章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
三、要有丰富准确的材料。
一般地说,写札记不像写评论文章那样有较强的理论性,不要求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札记的议论说理,主要通过具体、翔实的材料加以证明,因此,写札记要特别注意对材料的选择。不管是引用原文的材料,还是联系现实的材料,都要具体、确凿、典型,能够有力地证明文章的主旨。这一点,和写其他的议论文基本是一致的。
四、要有灵活的笔法。
札记的天地十分广阔,为了阐明作者的心得、认识,有时论述一个问题,有时记叙一件事情,有时说明一种现象。因此,写札记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笔法,该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尽意而已。
文人的闲情雅趣
文人虽然惜时如金,但不乏闲情雅趣。散文小品大家林语堂有个最大的爱好是逛大街。没有目标,信马由缰。他觉得在闲逛中获得乐趣。林语堂倡导性灵、闲适、幽默,直接贯穿了他的学识和修养。台湾作家洛夫,喜欢养鸟自娱,每路过鸟市,便挪不动腿。画眉鸟清脆动人的啼叫,叫得他心里痒痒,可惜画眉鸟不轻意叫,有时为了听画眉鸟叫,不惜等上好几个小时。洛夫有鸟癖。他还有遛鸟的习惯,手提鸟笼,让人和鸟“回归”大自然。他家里养过牡丹鹦歌,相思鸟,画眉,“鸟丁”最盛时达六七只。“百鸟”合唱,洛夫陶醉其中。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海明威,他的长篇小说《老人与海》,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心。海明威写作之余,最喜欢和大海在一起。在海边享受钓鱼、捉蟹之乐。他还常常驾着自己的摩托艇在大海上劈波斩浪,常到墨西哥湾的比米尼群鸟一带钓鱼。有一回,他在古巴东海面航行,一下子,几十条鲸鱼在海浪中腾跃,那壮美之情,令他十分陶醉。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一生喜欢漫游。他出行时,逢山过山,遇水涉水,见森林就穿。他的足迹踏遍了伏尔加、高加索、乌克兰、克里米亚、奥卡河的山山水水,他穿过顿河平原,走遍乌克兰原野和炎热的诺沃罗西亚。
我国著名杂文家廖沫沙,知识博达,乐于交谈。兴头上,便打开随处所藏的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香烟盒。在香烟盒上即兴赋诗,抒写感愤。他被押在江西农场期间,常在烟盒上写诗寄情。其中《扑蚊》诗颇有趣:“黄昏举拍冲蚊阵,四壁纷然献敌俘。莫道平生非勇士,居然此刻大丈夫。”著名作家老舍,他的闲暇间喜欢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声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老舍身体不好,又有腿疾,坐久了不撑。他写作时,写长了,就到院子里瞅瞅,浇浇花,打打枝,捉捉虫子,既得休息又得情趣。他养花不讲贵贱,开花就好。
作家沈从文喜欢赏玩山光水色,风土人情。喜欢同大自然亲近,喜欢自然景物,喜欢钓鱼、打猎、采摘山果草药、捉蟋蟀……他生长在湘西,他还乐于击水沅江,在水中一泡就是半天,练就一身好水性。是山水风土养育了这位优秀的作家。作家孙犁,对石头有不解之缘。捡石、养石成为一大乐趣。他的书斋里放满形形色色的奇石、怪石。不论旅游还是外出,搜罗各地奇石。这些石头在孙犁的眼里都是宝。这使人想起被人称为石痴的北宋画家米芾,他发现了奇石立刻下拜,口称“石兄”,可见石中奇趣。
这篇札记,先后记叙了林语堂、洛夫、海明威、高尔基、廖沫沙、老舍、沈从文和孙犁等著名文人的不同喜好,内容充实,表达灵活,记叙中结合抒情,使文章读来饶有风趣。
【名家指点】
古称小木简为札,条记干札,故称。 -------- 《辞源》
(积累资料),一、每一段资料上要加上题目,指出这个资料属于什么问题。二、抄录的问题要有所选择,选取能说明关键性质问题的资料。三、写清楚材料的来源:书名、作者、事件发生的时间等等
-------- 吴晗
写文章就像蜜蜂酿蜜,只有采集了千万朵花,才能酿出好的逆来。 ———— 《写作教程》
【现场作文】
一、片断作文。
下列各题任选两题。
1、请认真参加一次学校或班级最近举行的活动,然后写一篇简短的札记,不少于300字。
2、《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和《水浒传》中的李逵都为人们多喜爱,他们两人的性格有同有异,请阅读这本名著当中有关这两人的章节,写一篇札记,说明两人的异同。字数不限。
二、整篇作文。
1、请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读书札记。
报 复
那是几年前,武汉交通还十分拥挤时,68路汽车起点站。
正是上班的高峰,站台上挤着密密麻麻的人。好久没来车了,大家都伸长脖子,翘首着。等车的人群中有一个18岁左右的小姐格外引人注目,她长得白析漂亮,笔直的鼻梁,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尤其是脑后结着一条长长的油亮粗黑的大辫子,在一群短发的女人中更显示出青春女性的气息,让人联想起当时影院正走红的影片《大辫子的诱惑》。与这样一个美丽的小姐一起等车,几个小伙子也就不显得焦急了,他们时不时用眼角余光欣赏着大辫子少女。大辫子少女懂得自己的价值,就像那些在街头飘然走过的美丽女孩,她满眼高傲矜持,目中无人,只是不时看看表,也许她有重要的约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 札记》作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