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371次 栏目:高二政治教案
主观唯心主义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局限性: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都是错误的。
可取之处:
就唯心主义的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
客观唯心主义 中外“神创论”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www.quxue6.com分别是什么?
①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三大工人武装起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 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③ 理论www.quxue6.com: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www.quxue6.com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中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维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还有其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学识渊博、思想敏锐的学者,这使他们能够站在时代智慧的高峰,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概括和总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
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
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结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也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邓小平理论
地位及基本内容:马克斯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地位:马克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意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如何贯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