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7:05 浏览次数:688次 栏目: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培养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方法来自主识字。
2、图文结合,课文的学习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与积极思考、努力发现结合起来。
3、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读懂内容,了解青蛙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quxue6.com网 www.quxue6.com]对科学童话的兴趣。使学生探究自然和身边事物奥秘的欲望被激发,体会到观察发现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乐于观察。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捕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教学难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课前准备小蝌蚪不同阶段形态的图片 青蛙图片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自读识字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投影出示,学习“蝌蚪”)它的妈妈是谁?
1、 补全课题
2、 读读课文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师: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吧!这是一篇不注音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有的可以猜测读,有的可以问同学、老师,有的可以做记号,等老师读时认真听。)教师巡视指名学生介绍并质疑
学生各自交流自己的方法
学生试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于低年级学生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为以后的创造和实践奠定基础。
二合作交流
1、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乐意吗?可现在我们对他们有点陌生,咱们就在四人小组里与伙伴讲讲,你是怎样记住生字宝宝的脸和它们的名字?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个人读 领读 开火车读等等多种形式的读,正音
3、让生字宝宝回家,看看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再读读课文试试看吧
4、交流读书的收获学生在小组里介绍自己的识字体会
小组派代表在全全班班交流
学生再读课文,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孩子的能力是无可估计的,走进他们,你会发现:解放他们的手、口、耳、目、脑,他们的学习表现会远远地超过你的想像
三品读领悟
1、导读:池塘里,水草边,生活着一群小蝌蚪。小蝌蚪长什么样?出示第一幅图
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教师相机板书:大头长尾黑灰身
(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齐读第一段。
过渡:多么可爱、快乐的小蝌蚪啊!小蝌蚪常常会不快乐,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它们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请小朋友到文中去找到有关的句子来告诉小蝌蚪。
指名说。
2、学习“找妈妈”的经过
(1)出示插图2、3,想想:它们都向谁找妈妈了?
学生交流
(2)它们怎样向鲤鱼找妈妈呢?出示插图2,生看图读第2自然段交流。师带头饰演鲤鱼,学生演小蝌蚪。
还有谁愿意当小蝌蚪来找妈妈呢?师生分角色朗读表演第2自然段,注意“迎上去”的理解。
(3)鲤鱼阿姨告诉蝌蚪,它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可它们找到的却是?出示插图3。
原来,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了,这可真有意思。同桌表演读第3自然段。指名演,体会“追上去”的用词准确。
(4)从乌龟的话中你知道蝌蚪妈妈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吗?到底谁是蝌蚪的妈妈?它有哪些本领呢?自由读第4自然段,一会儿我请你们当青蛙妈妈来做一下自我介绍!
师:现在你们就是青蛙妈妈,你能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样子和本领吗?
(如:大家好!我就是青蛙妈妈。你们看!我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别看我长得不好,可我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我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我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
tag: 年级语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