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7:05 浏览次数:705次 栏目: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①认识“枯”等7个生字,会写“未”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像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③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①挑选取古诗的配乐曲,如古筝或其他轻快、优美的乐曲。
②彩笔及画纸。
第一课时
(学习《草》)
激励引入
①老师听说,有的小朋友可聪明了,会背许多古诗呢!哪些小朋友会呀?大声地背给大家听一听。(抽生背)
②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学了那么多古诗,今天老师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古诗。
板书或课件出示课题:草。
老师范读激趣
①老师配乐吟诵。你们想读吗?自己试试。
②学生自读。
③会读了吗?请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互相纠正没读准的字音)
④谁想读给大家听听?(注意“草”“岁”“尽”“吹”“生”等字音)
⑤齐读。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人情感
同学们都会读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味道。谁读得好,我就给他配上音乐。
①学生自己吟诵体会。
②抽生诵读。配乐。(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老师给以恰当的指点)
③大家都想配乐读?那我们就一起来读吧。
启发想像,感悟诗歌大意
读了这首诗,老师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景象: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它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茂一吹。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原野上又会长出青青的野草。野草的生命力多强啊!
①你们再读读,看看眼前出现了哪些景象?(学生自读体会)
②你们都有体会了吧。老师这里准备了三张图画纸,想和小朋友一起把这首诗画成三幅连环画,有兴趣吗?(黑板上贴三张较大的图画纸,每张下各有一行诗:离离原上草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③分三组,各自讨论完成其中的一幅画,并推选代表上台完成这幅画。
④大家评议这几幅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配乐诵读全诗
①先自己边读边想,有滋有味地吟诵这首诗。
②试着背下来。
③配乐朗读,背诵。
学习生字
①出示生字:枯、荣。
小朋友认识这两个生字娃娃吗?一起大声地说一说,它们叫什么名字呀?
②你们会写这两个字吗?这里还有一个字“烧”,也会写吗?谁来提醒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
(如“荣”字的“秃宝盖”要写宽点;“烧”的右上角没有点)④学生书写,老师巡视辅导。(提醒写字的姿势)
自读“我知道”
写好字,背好这首诗的同学,可以自读“我知道”中的内容。不懂的地方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第二课时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赏图引入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课件或挂图展示课文插图)
①图上画的什么呀?你能从画中猜出是什么季节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新绿初绽的树枝、栅栏、花丛掩映的小径)
当小朋友说到图上的小男孩在追蝴蝶的时候,老师可以故意追问一句:我怎么没看见蝴蝶呢?(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花与蝴蝶的色彩)
②古时候有位著名的诗人叫杨万里,他也觉得这个小孩捕蝴蝶的情景非常有趣,就写下一首诗。(出示全诗)
③老师朗读全诗。这首诗是不是写出了画中的景色?
初读全诗,识记生字
①看书大声朗读全诗,不认识的字看文下的注音,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
②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发现读得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如疏、宿的读音)
③听录音或老师范读,体会朗读古诗的节奏,学生模仿范读,练习朗读古诗,要读出感情,读出节奏。
诗画结合,感悟诗意
①学生吟诵古诗。
②学生看图,老师讲解:
稀疏的篱笆掩映着一条幽深的小径,枝头的春花已经凋落,绿叶初长,还没有成阴,天真的儿童在追捕一只黄色的蝴蝶,蝴蝶飞进黄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再也找不到那只蝴蝶了。③你们能不能把诗画中的情景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分小组合作编故事,推选一个代表讲故事)
有感情地读全诗,练习背诵
①自由练习: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个伙伴合作朗读。
②读给小朋友听,互相评议
③练习背诵,先自己背,再同桌交换背诵。
④配上优美的音乐,集体吟诵。
学习生字
①出示生字:宿、徐、篱、疏、未。
你能叫出这些生字娃娃的名字吗?(抽生读)
②你们都记住这些字了吗?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好。
③谁能把自己记字的好办法告诉大家?
(抽生说。及时肯定或推荐好的识记办法)
④同桌互读互查生字。
⑤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未:上横短,下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追:注意提示“ ”的笔顺,整个字先写“ ”,后写走之儿。
宿:宝盖头不宜写得太宽。
菜:草字头下面的“采”是八画,不要把第三笔“点”和第六笔“竖”误连成一笔。
⑥学生书写。
复习背诵
指名、分组、集体背诵两首古诗。
tag: 年级语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