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674次 栏目:初二语文教案
《最后一课》
(法)都 德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文中描写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心理的语句,并体会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学习通过各种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写法,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3.学习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思想,认识学习母语的深刻意义,增进热爱母语、热爱祖国的感情。
【课文提示】(有选择地讲解)
1.都德,是法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早期代表作是《小东西》。
2.“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堂课。本文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所见所感,表现了法国人民在国土沦陷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因而感人至深,令人难忘。
3.这篇小说对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描写,都非常细致、真切,最大的特色是对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对韩麦尔先生语言的描写。
【正音正字】
郝叟hǎosǒu 诧异chàyì 哽住gěngzhù 踱来踱去duó
【积累词语】上气不接下气
【默读课文】
【复述课文】
【课文分析】
小弗郎士心理变化的分析:
1.由于去得很晚,小弗郎士心里很“怕”,便产生了逃学的想法——写出小弗郎士是个天真活泼、不愿学习的顽童形象。
2.小弗郎士路过镇公所,看见围了许多人也不停步,只是“思量”——说明小弗郎士有是非观念,并且有些担心。
3.发现教室里不同寻常,由“吃惊”到“诧异”——说明小弗郎士察觉到“不平常的气氛”,开始认真思考问题了。
4. 听了韩麦尔先生的一番话,小弗郎士感到万分“难过”,联想到镇公所布告栏,小弗郎士恍然大悟——表现了小弗郎士内心的愤慨,说明他有正义心。
5.想到从前的旷课,小弗郎士很“懊悔”,一下子对课本和先生的态度变了——小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质的变化,他终于爱法语,爱教法语的老师。
6.回答不出问题,小弗郎士“心里挺难受”——小弗郎士自责,说明他有了一点觉悟,而且有羞耻感。
7.专心听完老师的话,小弗郎士感到这一课“挺容易,挺容易”——说明先生的爱国思想感染了小弗郎士,使他真正喜欢祖国的语言,并且认真学习。
8.听到鸽子的叫声,小弗郎士产生联想——表达了小弗郎士对学德语的反感、对侵略者的怨恨之情,以及对母语的喜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9.最后一课结束前,小弗郎士情不自禁地感叹“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说明爱国主义思想已经在小弗郎士心里深深扎根了,他成熟了。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1.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
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韩麦尔先生。
小弗郎士是个陪衬人物,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变化,突出最后一课的不平常;突出主人公韩麦尔先生,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文章开头描写路上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一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点明小弗郎士活动的地方是普鲁士的占领区,他的思想转变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环境里发生的。
二是写小弗郎士的不懂事,衬托他后来的转变,说明严峻的事实教育了他,使他从一个糊涂的学生变成了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好孩子。
3. 教室里有什么异常现象?
①一切偏安安静静;
②老师态度温和、穿着漂亮;
③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寻常的严肃气氛;
④坐着好些镇上的人。
4. 破折号的用法是:①表示以下的内容是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的跃进或转折;③表示声音的中断或延长。本文破折号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①打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表示意思的跃进,语气的转换。
②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表示解释。
③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表示说明。
④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表示补充说明。
⑤他说,“我——我——”
表示声音的中断或延长。
⑥散学了,——你们走吧。
表示话语的中断。
5. 下列句子表达了小弗郎士的什么心情?
①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歌唱。
突出“我”愉快而贪玩的心情。
②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说明“我”有些担心。
③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
写出“我”感到情势严峻似乎有点懂事了。
④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
表现出先生的爱国精神感染了“我”,使“我”的思想起了急剧的变化,知道了这“最后一课”的重要意义。
⑤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表达了“我”对被迫学习德语的怨恨,含蓄表达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暗示“我”向往自由和平,蕴涵对侵略者的嘲讽和愤慨。
⑥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点明“我”成熟了,变成一个爱思考、关心祖国命运的孩子。
6. 为什么说“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由于大家平时没有抓紧学习祖国语言,侵略者来了以后,只剩这最后一次法语课了,以后再也没有学习法语的机会了,所以说是“最大的不幸”。
7. 怎么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初二语文教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