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下学期《促织》教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促织》教案

12-26 23:15:34   浏览次数:756  栏目: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高二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高二语文下学期《促织》教案,
(摘自高中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四、《促织》寓意新探(胡渐逵)
众所周知,《促织》是清初山东淄博穷儒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中的名篇,历来《聊斋》研究者均认为,《促织》所反映的,是从里胥、邑宰到抚军,全都是勒索百姓的家伙。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下官“欲媚上官”,上官则欲媚朝廷,百姓的深重灾难,乃因“宫中尚促织之戏”。蒲松龄就是这样借《促织》揭露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从而使最高统治者皇帝对这一切负责,并以此层层深揭封建社会官吏贪残的根源的。因此,在大讲阶级斗争的年代,《促织》曾作为反映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作品而备受重视,乃至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作为向青少年学生进行阶级教育的教材。
《聊斋》研究者对《促织》的上述剖析虽然正确,然而我以为他们并未探知作者在该篇深藏的寓意,该篇寓意何在?即辛辣地讽刺科举取士。然则我这样说的根据和理由何在呢?
研究《聊斋》,首先必须注意《聊斋》是一部寓意颇深的文学作品,这是该书最大的特点之一。正如该书清代南题跋中说的:“余观其寓意之言,十固八九。”此虽未免言之过分,但该书的寓意的确是既深且丰的。那么,《促织》的寓意何在呢?请看!这篇主人公成名的命名即寓有深意。作者何以将他命名为成名?原来科举时代被取录叫成名,如唐代黄滔有《放榜日》诗,其题注云:“从此成名后作”。他又有《成名后呈同年》诗(见《黄御史集》三、四)。而唐代罗隐《甲乙集》八《偶题》诗,即有“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之句。且“成名”还有树立名声,亦即在某方面有成就而为人称道之意,如《论语·子罕》“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的“成名”,即是此意。不仅如此,因“成”“盛”均为禅母、耕部,二字以双声叠韵而可通假,故“成名”还有盛名之义,如《荀子·非十二子》云:“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其“成名”即盛名之义。且前人有“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之语(见金代刘祁《归潜志·七》)。成名既然有上述数意,那么《促织》中的成名因何而成名呢?他凭腹中诗文,“操童子业,久不售”,

上一页  [1] [2] [3] [4] [5] 

,高二语文下学期《促织》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