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语文A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新年来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认识“坳、摩、俏、槌”,掌握会写字“蹈、摩、扮、俏、槌、恼”。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喜欢的诗句。体会“新年在每一只小耳朵边说的悄悄话,/大家都能猜到”,“去年我们没有虚度,/所以脸不羞红心不焦”的意思,并理解把“新年”当做人来写的好处。
3.在感受新年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quxue6.com网 www.quxue6.com]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学习课文]
《新年来了》是一首文字流畅自然、内容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的现代诗,作者把新年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写,形象地描述了新年带给人们的快乐,表达了孩子们对新年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诗共五节,第一小节写新年来到了。开头连续两句“新年来了”表达出人们迎接新年时发自内心的喜悦。接着诗人运用“白雪公主”“红梅”“银笛”“绿树”四个意象来表达新年到来之时的欢快心情,“白雪公主”在孩子们眼中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新年从孩子们的童话世界中“叮叮当当”地欢快地、跳跃着来了。“红梅”在严寒中绽放,坚忍不拔,“捧着红梅的芬芳”,新年“哈哈的欢笑”。新年来了,呼啸的北风也变成“银笛”在伴奏,连雪花都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绿树”往往使人联想到生机与希望,新年来了,美丽的春天还会远吗?第二节讲人们迎接新年的到来。四个“谁不……”把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打开大门、高挂彩灯、握牢鼓槌、露出甜甜的微笑,字里行间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第三节写新年来到家里。新的一年,对于孩子们是新的开端,小伙伴们早已把希望的种子埋在心中,充满信心,争取在新的一年中增长知识、提高本领。第四节写新年来到中队。新年里小伙伴们会更加亲密友好、忘掉烦恼,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第五节写新年预示着希望,孩子们决心把握住每一天。孩子们珍惜大好时光,充实地生活,所以问心无愧,他们作好了迎接新一年的准备,在新的一年中,他们已经下定决心,努力锻炼身体,增长本领,茁壮成长。
课标中对高年级段阅读诗歌的要求是“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结合诗歌的特点,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体会,将诗歌中洋溢的“欢乐”“向上”的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首先,在朗读全诗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新年给人带来了怎样的喜悦”,引导学生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同时随机处理两个问题:“‘新年在每一只小耳朵边说的悄悄话,/大家都能猜到’。说说你猜到了什么?”“‘去年我们没有虚度,/所以脸不羞红心不焦’。什么叫‘虚度’?你有没有虚度时光的时候呢?”在处理第一个问题时,学生猜想的悄悄话可以是新年带来的喜悦;同学间交往的快乐;新的一年会更加团结友爱,关系会更加密切……总之,答案应该是开放的。对于“虚度”的理解,可以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举例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打开思路,说说自己珍惜时间的事例,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quxue6.com网 www.quxue6.com]珍惜时光的良好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体会逐步加深,从而使感情得到升华。最后,品味作者把新年当做人来写的好处,通过学习诗歌的语言、韵律及表达方式,使学生的朗读再上一个台阶,并达到能够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词句积累]
本课要求掌握的“蹈、摩、扮、俏、槌、恼”六个字,都是合体字,可以请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这些字,充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quxue6.com网 www.quxue6.com]分析合体字字形的能力。集体交流中,教师要给予指点,提示学生可采用换偏旁、找形近字、猜谜语等多种方法帮助识记。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出示课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新年场景)。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提到“过年”你都想说些什么? 2.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
1.学生可以说说喜欢过年的原因,可以说说全家人是怎样过年的,总之,围绕话题畅所欲言。 2.齐读课题,读出欢乐的语气。 |
二、初读诗歌,读通顺流利: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字典读准确。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几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给予评价,重点从字音是否能读准确、句子是否能读通顺两方面进行评价。 |
教案《语文A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新年来了》教案》,来自www.quxue6.com网!http://www.quxue6.com
三、再读课文,感知诗意: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回答读了诗歌后,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
1.学生自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2.全班学生交流读书的初步感受。 |
[1] [2] 下一页
,语文A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新年来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