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初一语文教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三首》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三首》教案

12-26 23:15:34   浏览次数:742  栏目:初一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三首》教案,
学习目标
  1. 欣赏、背诵名家诗歌,感受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领悟诗歌的深刻含义。
  2. 品味诗歌凝练、生动、含蓄的语言。
  3. 找出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比喻、反复等手法,把握其作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布置预习
  1. 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艾青、罗洛、刘湛秋以及他们的作品。
  2. 印发三篇诗歌创作的有关时代背景,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朗读诗歌,初步感悟诗歌内容。
  检查预习
  1. 给画线字注音
  兀立( )山崖( )蔷薇( )( )   敦厚( )  契机( )
  2. 释词
  兀立:直立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好看的花。这里形容各种色彩非常美丽。
  契 机:指食物转化的关键。
  导入新课
  生命就像一棵树,注定要承受许多风风雨雨。当你身处逆境或遭受挫折时,总觉得被世人遗忘在孤独的角落里。这时,你最需要什么?伟大诗人艾青、罗洛会给我们满意的答复。
  教学新课
  一、反复诵读,把握诗意
  1. 师生共同明确朗读要求:有感情,读出节奏。
  2. 师范读,生评议。
  3. 生齐读,师评议。
  4. 师领读每节诗的第一句,生齐读其余部分,进一步感悟诗意。
  5. 各学习小组挑选最感兴趣的一首作为鉴赏对象,结合时代背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归纳各节诗的大意,进而概括全诗的中心意思。
  6. 师生共同赏析,并附以板书
  树
  联想
    孤离、兀立 纠缠、伸长
  象征
    它们作为一个伟大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的力量
  信念
  坚强、站在崖层上:信念是高山柏
  不弯腰、不屈膝、树梢向上扬起:只有严格考验,信念才会坚定
  头顶祖国蓝天、根扎祖国崖层:坚定的信念来自对祖国深沉的爱
  永远站在坚实的崖层上:信念与祖国命运和前途相联系,永不动摇。(主旨)
  中国的土地     
  7.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如:①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赋予树以人的性格,象征了一个伟大民族正在团结)
  ②根牢牢地/扎在崖层深处(揭示了信念来自于对祖国深沉的爱)
  ③ 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快/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象征中国人民的思想已经成熟;中国人民饱经风霜的洗礼,摆脱了幼稚和愚昧,走向了改革与开放。)
  二、现象联想
  1. 根据《信念》2、3节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句描绘高山柏战胜困难、屹立山崖的形象,字数200字左右。
  2. 《信念》第二节写到风对高山柏的摧残,当然还应有雨、雷、电等的打击,通过想象,用诗句加以描绘。《中国的土地》第一段用自然景观展示中国土地的神奇,运用联想与想象,用诗句借助其它景观加以展示。
  三、比较品味,探求异同
  1. 结合课后“探究练习”第一题,比较三首诗的内容的异同。(学习小组先讨论后回答)
  2. 结合课后“探究练习”第二题,启发学生比较三首诗的表现手法。
  ①找出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的地方,说出其作用
  (“一棵树,一棵树”,反复,加深读者的印象)
  (《信念》中首尾段中的句子:“信念是一株树/一株坚强的高山柏”,间隔反复,使读者的印象更丰富,具体。)
  ②投影《辞海》中关于“比喻”和“象征”的诠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来辨别是否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并把握它们的作用,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3. 在反复诵读课文,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这三首诗,要求背出诗歌的感情、节奏和韵律。
  4. 引导学生归纳三首新诗的基本特点:精炼、押韵、大体整齐。
  四、拓展延伸,尝试写作
  以《校园里的一棵小树》为题,尝试写一首托物言志的现代诗,互相交流、评价。(要求:能运用比喻、反复或象征的手法)
  五、布置作业
  把《信念》改写成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字数500字。教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三首》教案》,来自www.quxue6.com网!http://www.quxue6.com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三首》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初一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