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猫的故事》教案,
这些词语中暗示着内在的矛盾:一方面强调的是自己对于猫的同情,不让她吊死,是真诚的,因而用了庄重的语言;但是,另一方面,又对厨师惩罚猫的恶作剧作细致的描述,罐头的声响让读者产生残忍之感,然而作者既没有指出厨师的残忍,也没有直接表示不安。然而,读者仍然感到此举可笑,而且残酷。表面看可笑的是猫,尾巴上狼狈地拉着罐头,――作者为了强调这种狼狈,还加上了一个比喻“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这个比喻,在一般的叙述和描写中,是不伦不类的,但是,从构成幽默趣味来说,却是十分贴切的。这里不但有对猫的调侃,而且还有对厨师的调侃。作者自己多多少少也流露出一种幸灾乐祸的情绪,读者无疑从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自我调侃。幸灾乐祸,这是人类的心理特点之一。对于残忍的事,因为并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把身外的灾难当成内心的快乐。就为了猫给人带来一点不便,号称文明人的知识分子居然容忍这样的事在眼前发生。从这一点来说,可以说是对人类的一种批判,然而又不是一般的严厉的批判,而是一种快乐的批判,是在会心而笑的过程中完成的批判。这是幽默的特殊功能:即使是对你的批判,也能让你笑着、舒舒服服地接受。
这样的幽默是一种文明的熏陶。
二、结尾
只是看出了上述方面,可能还是不完全的。文章中最有特点的地方,还在最后二段。作者发现:“书架上有呼噜呼噜的声音。怎么猫找到了这个地方来酣睡?我搬了高凳爬上去窥视,吓我一跳,原来是那只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这时作者觉悟了:
在车船上遇到有妇人生产,照例被视为喜事,母子好像都可以享受好多优待,而且一胎四个,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天地之大德曰生,这理本该普及于一切有情。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的冒着生命危险回来喂奶,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
这一段本来是卒章显志,文章完全可以结束了。但是,作者没有满足,接下去的一笔才是神来之笔:
猫的秘密被我发现,感觉安全受了威胁,一夜的功夫她把四只小猫都叼离了书房,不知运到哪里去了。
在觉悟以后,本来可以想法弥补的,却因猫的离去而留下了遗憾。这是感情的又一波澜。在文章是结束,可是在感情上却是余波未尽。这是一种不结束的结尾,令人掩卷沉思。这里的文字非常平实,没有多少形容却蕴藏着比一般的感叹更有力量的渲染。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笔写得很平淡,不像前面那样好语如珠。但是对于全文来说,其价值至少有两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文章的思想深度,人对于动物的侵害,已经成习惯,即使觉悟了以后,往往永远无法弥补已然的过失;第二,全文的风格是幽默的、轻松的,但是到了最后,却不再幽默和轻松了,而是来一笔沉重的忏悔。
从文章的情绪来看,这里是一笔抒情,和前面的幽默形成一种对比。有了这一笔,文章的情绪显得更加深邃,结构显得更加完整。对于生命的珍惜是无声的,情感的伤害是隐性的,有了错误是不可弥补的。缺乏文明修养的人对这样的事情可能是没有感觉的,只有高度文明、感觉十分细腻的人,对于生活真谛才有这样精致的体悟。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猫的故事》教案》,来自www.quxue6.com网!http://www.quxue6.com
上一页 [1] [2]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猫的故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