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5:34 浏览次数:334次 栏目:初二语文教案
以组为单位展开。(第一部分一个小组,第二、三部分一个小组,第四部分一个小组)
1、全班齐读第一部分,请第一组同学做好迎战准备,另外同学发掘问题。
问: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
问: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问: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来。
2、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请二组同学准备,其他同学发掘问题。)
问: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
问: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问: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
问: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
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
3、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读,最后一组同学做好准备。)
问: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问: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问: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自由发言)
问: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
小结:我们对“克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克隆人也不再是幻想。那你对克隆的看法如何呢,请整理好收集到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辩论——我看克隆人。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有关知识
1、对说明文知识的简单回顾。
2、复习课文内容
说明对象<?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
说明顺序 |
实验对象 |
研究成果 |
时间 |
说明方法 |
克隆——无性繁殖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产出的一群个体 |
克隆含义——克隆实验和发展(按生物进化,由底到高)——克隆造福人类 |
鱼类 |
鲫鱼 |
1979 |
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
鲤鲫鱼 |
| ||||
两栖类 |
爪蟾蜍 |
1962 | |||
黑斑蛙 |
1978 | ||||
哺乳类 |
鼠 |
| |||
多利羊 |
1996 |
tag: 年级语文 初二语文教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